【新聞】小家電企業風險大 上市需三思而行
發表時間:2012-07-05 點擊量:1125 來源: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迫切需要突破自身的種種瓶頸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今小家電出口正步入優勝劣汰的整合階段;而在外銷出口壓力增大、內銷面臨大家電企業和外資廠商進軍小家電市場夾擊的大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增強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小家電企業急需尋求做大做強、增加自身抗風險能力的出路;同時也需更多資本注入,以增強抵御出口市場風險的能力,于是上市融資成為許多小家電企業的首選策略與戰略目標。2011年至今,多家知名小家電企業紛紛向資本市場進發。
企業上市的根本目的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募集資金以解決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口;二是借此實現企業的規范化運營,適應更大舞臺的新規則,保持企業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三是進入更大的企業發展空間,發現并抓住更多的機遇;四是借上市公司的公信力和魅力獲得更多的人才資源,為企業的人才戰略提供便利。
然而,對于許多小家電企業而言,體制創新不足、自主品牌少、股權稀釋難等問題成為上市路上的絆腳石,這些問題不克服,上市之路就不會平坦。
首先,眾多小家電企業的管理仍屬“家族式管理”,尚未按照上市企業的標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上市之路的一大坎。比如很多小家電民營企業在人員、財務、資產、機構、業務上沒有實現真正分開,仍然處于“家天下”的局面,因此很難做到市場操作透明化與公開化。而上市公司要求財務報表公開化、透明化,進行陽光披露,接受公眾的監督。這一點對以家族裙帶關系為主、喜歡在稅收方面搞小動作的很多小家電企業來說,似乎還難以做到。同時,家族企業中股權稀釋難度極大。很多老板心里都認為自己辛苦創建的企業,卻要分一些股權給他人,心里難免有些不平衡。既想上市,又想攬住私權不放,這對于很多小家電企業老板就是一個大坎。
其次,國內小家電企業主營業務大都來自OEM(貼牌制造商),自主品牌知名度低,市場占有率并不高,內銷比重不足,難于有效構筑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比如新寶電器、康寶電器等品牌,這方面弱勢就較為突出,品牌優勢、專利保護和營銷網絡建設都需進一步提高完善。
另外,上市之后也要防止“雙刃劍效應”。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打開資本市場的大門,更多的僅僅只是為了解決企業的資金瓶頸,對于上市所帶來的更深層次的意義諸如企業制度的變革等反而棄之如履,這樣的做法無異于“買櫝還株”。
企業一定要清楚,上市所募集到的龐大資金,有時候是救命錢,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包袱,這筆錢怎么花得合理規劃,否則可能會堵塞再融資渠道,使得上市公司的融資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如果企業的經營業績低靡,帶給股東的回報令人難堪,那么,企業非但不能繼續增長以募集更多的資金,還會因此導致企業的股票被大肆拋售,企業資源迅速縮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甚至被摘牌,更甚為永久性的被隔離在資本市場之外。由此可見,上市對小家電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小家電企業應該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