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已無法查證當時陸仁軍決定進入“空調”領域的真實意圖和原因,但現在對于陸仁軍而言,“空調”項目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會吞噬企業大量的資金,甚至不排除將企業拖入“生存危機”的邊緣。
“前期投入3000萬元,沒有一分的回報。后期如果還要繼續做,1—2億元的資金投入是必需的,倉促上馬后最終結果如何,我們心里也沒有底”,陸仁軍非常坦誠地給記者講述了柘中在空調項目的經驗得失,“現在空調業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雙寡頭的格局不僅讓很多中小企業都很難生存,對于我們這樣的新企業就更難發展了。”
早在去年底,柘中電氣出現在國家“節能惠民”政策的目錄中,多位空調企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頗為意外地表示“到現在竟然還有不怕死的企業進入空調領域,看來是大有頭景和來頭”。不過,這種意外沒有維持幾天,柘中的空調項目便在高調中上馬、低調中落幕。
陸仁軍還告訴記者,當初他做空調的消息在當地傳開后,同處在奉賢區的雙菱空調集團老板黃東方還專門找到他,勸他說“千萬不要再做空調了,現在投入個1000、2000萬元無所謂,再往里面投就是個無底洞。我當年也是好不容易才拋掉這個項目的”。
記者了解,2008年底,原奧克斯空調營銷總經理吳方亮從黃東方手中購買了雙菱空調公司40%的股份,隨后吳方亮便以雙菱空調總經理的身份亮相,并發出了“我這一輩子只做空調”的豪言壯語。
不過,事隔僅1年多,吳方亮便從雙菱空調公司“鎩羽而歸”,回到了寧波后轉行進入專業從事紙品和注塑機業務的成路集團,擔當國內營銷副總經理。今年6月30日,記者在位于奉賢區的雙菱空調公司門口看到工廠大門緊閉,附近的居民則告訴記者,自去年下半年后工廠就一直關門至今。
在陸仁軍看來,雖然自己損失了3000萬元,但卻及時剎車沒有繼續進入空調市場做下去,雖然犯了一個小錯誤,卻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不過,與陸仁軍“快刀斬亂麻”式的退出不同,記者注意到,一批國內三線空調企業仍在市場上苦苦掙扎著,成為市場縫隙的填補者。
資深品牌營銷專家馮洪江認為,相對于美的、海爾等大企業,目前許多小企業既沒有品牌優勢,也沒有成本和價格的優勢,只能是在市場上以“替補者”的角色出現,而且未來發展壯大的可能性很小。未來,隨著大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會更小,倒不如提前主動選擇退出。
實際上,表面上看空調器的技術含量低、行業進入門檻不高,通過在外采購原材料組裝,或者先期委托他人貼牌就可以快速切入。但企業要想真正進入行業、保持在市場上的一席之地,持續性的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將是巨大的,這也是近年來國內空調業的企業數量從500多家快速淘汰至8家主流企業格局的根源。
行業門檻越來越高,企業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大企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對于眾多計劃投資空調項目的企業和市場而言,空調已是一個不再適合進入的高風險領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