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辦法》正式發布。這令拆解處理企業千呼萬喚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以下簡稱基金)制度終于落了地。同年7月1日,基金制度啟動。這標志著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正式步入制度化時代。至今,基金制度已經實施一年有余,它給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從政策到制度
家電“以舊換新”,絕對是令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難以忘懷的歷史名詞。這個旨在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的短期政策,在從2009年6月試點開始的兩年半執行期內,合格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并將培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發展的接力棒穩穩地交在基金制度手中。
事實上,早在2009年初,國務院就已正式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雖然《條例》的正式實施時間定在了兩年后的2011年1月1日,但是《條例》的發布已經為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描繪出遠景。
基金,正是這遠景中最為絢爛、最受行業期盼的部分。然而,到達最美處的道路總是崎嶇不平的。由于基金牽涉甚廣,相關規則的搭建速度遠不及業內期望得那么快。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正是在這種上位法規(指《條例》)已經發布、相關配套規則(指基金)還未建立的青黃不接的時期應運而生。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為基金制度的建立積累了經驗。對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和相關主管部門來說,它的實施是一次難得的演練機會。”親身經歷家電以舊換新的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監王建明坦言,“在這兩年半的時間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化處理機制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臨時政策到長期規則的演變。”
正如王建明所言,2009~2012年,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有關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國家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期內基本完成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搭建。
隨著基金制度相關規則日益完善,如今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的發展已經邁入制度化新時代,粗放式發展方式正在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更規范、更科學的發展方式已經初具雛形。
實施成效顯著
“這一年來,在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稅務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基金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據財政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基金已經征收入庫,基金實際征收入庫額基本符合預期。雖然《電器》記者并未從官方獲得準確的基金入庫額,但是以2012年下半年各大類家電的銷量數據為依據,可以大致推算。以電視機為例,奧維數據顯示,2012年彩電市場全年銷量超過4200萬臺,由于上半年市場不振,下半年銷量占比應超過50%,若以2100萬臺為征收量,按照13元/臺的征收標準,彩電企業共上交基金2.73億元。 “目前家電企業繳納基金的態度都比較積極,同時也非常關心基金減征機制的建立。” 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所言,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長虹、合肥三洋、創維等家電企業均表示會按照相關規定繳納基金,并希望減征規則早日出臺。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在參與基金減征的相關課題研究。
根據相關省(區、市)提出的申請,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核查,先后于2012年7月和2013年2發布了兩批納入基金補貼外圍的處理企業名單。截至目前,共有64家企業入圍名單。其中,首批有43家企業入圍,第二批又新增21家企業。目前,針對第三批名單的申請已經啟動,將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擇優錄取,主要將參考企業的技術實力、回收體系完善度、誠信度等因素。據《電器》記者了解,不少頗具實力的企業都在積極為應對第三批名單的核查做著準備。
據統計,2012年下半年,第一批納入基金補貼的處理企業共計回收處理廢棄“四機一腦”五大類產品約1000萬臺,預計2013年可回收處理超過3000萬臺的廢棄“四機一腦”產品。“基金補貼改變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流向,使得絕大多數產品流入正規處理企業拆解,有效減少了個體手工作坊非法拆解量。”財政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基金制度的實施提高了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水平,部分大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外資企業紛紛進入廢棄電器電子處理行業,帶動了整個行業向規范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涌現了一批具備一定規模、設備先進、管理規范的處理企業。”
另外,基金對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領域的間接規范效果逐漸顯現,實現了回收處理的市場化、產業化經營。
問題猶存
對于剛剛度過一周歲生日的基金制度而言,成長過程仍面臨不少問題。
2013年初,環境保護部抽查了貴州等4省(市)13家企業,不規范拆解情況仍比較普遍。例如,有的企業對電視機CRT顯示器手工破碎,不進行屏錐分離;有的企業視頻監控不清晰,看不清拆解線上的操作過程。
基金政策出臺以來,各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市場回收價格呈現逐步攀升的趨勢。“一些地區21英寸電視機的平均回收價已經達到89元,已經高于85元的基金補貼額。”某處理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如果按照這個價格收購,我們就處在虧損邊緣。”財政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分析:“這一方面與市場自身規律有關,企業陸續開工,集中回收會導致價格上漲。同時,這也與部分企業盲目追求規模、擴大產能,不斷抬高回收價格有關。”
2013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全面核查第一批納入基金補貼的43家企業的拆解處理產品數量。核查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核對企業的具體拆解處理數量,并以此數量為依據發放基金補貼。然而,要以何種標準來判定拆解處理的有效性和數量仍需探討。有企業人士向《電器》記者反映,在核查中,部分電視機拆解量由于屏玻璃破損而被扣減,“拆解過程中很難保證每個屏玻璃都完好無損,應該規定一個合理的破碎率”。同時,14英寸電視機線路板拆解實際產生的物料達不到或超過規定的物料平衡系數。對于這些在核查中發現的問題,企業表示理解環保部門嚴格核查的良苦用心,將積極探索新的生產技術盡量避免問題,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完善規則。
按照基金的規則,補貼將按季度發放到處理企業手中,但是,如今基金已經實施一年有余,企業仍未收到基金補貼。對此,財政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因為部分省份對企業拆解處理數量的審核工作進展緩慢,以及對企業符合要求的拆解處理數量尚未核查清楚。“我們非常理解企業期盼基金到位的心情,已經對拆解處理產品數量的審核和基金撥付工作做了妥善安排。”同時,他提醒相關企業按季度統計拆解處理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并在每個季度結束次月的5日前將相關數據報送省級環保部門,“省級環保部門要確保在每個季度結束次月的月底前,將審核意見上報環境保護部”。
繼續完善規則
審核制度的建立無疑將成為基金下一階段重點突破的方面。據悉,財政部與環境保護部將開發建設統一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監控系統,與處理企業建立的數據信息系統對接聯網,同步監控處理企業回收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情況。“我們為配合基金制度實施,重新購置了視頻監控系統,在廠區內布置了可以實現全流程監控的61個攝像頭。”江西中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屹說。與江西中再生的情況類似,基金補貼企業都在完善視頻監控系統。某處理企業負責人坦言:“如果視頻不符合要求,環保部門核查時看不清楚,這條線的拆解處理數量就難以確定,那樣我們損失不僅是幾十元的補貼,還包括購舊時已經墊付的費用。”
同時,第二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制定工作已經啟動,主要研究增補納入基金補貼范圍的電器電子產品種類。據了解,復印機、打印機、手機、小家電等保有量和報廢量大的產品有望入圍。當然,這也意味著,將有更多類型產品的生產企業成為基金征收對象。
針對基金補貼政策及拆解處理技術規范方面的問題,如空調難回收、拓寬CRT顯示器玻璃的處理渠道等,相關部門將進行調整。“我們目前根本收不到空調,35元/臺的補貼不足以影響市場價格。”某回收企業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