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國際化先鋒"的TCL也曾陷入海外并購泥潭;曾經創造連續13年中國出口第一的萬寶冰箱如今風光不再。在家電業紛紛規劃出雄心勃勃的海外戰略的時候,其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一次又一次敲響警鐘。
昨日(4月13日),美的證券事務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埃及工廠停工主要是受到埃及政局動蕩的影響,該人士稱并不清楚具體停產的時間。據美的方面透露,該公司目前已經恢復生產,對全年的經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自今年1月份起,埃及發生大規模動亂,當地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一定影響。不僅僅是美的,奇瑞汽車在埃及的工廠也受到拖累,直到3月初才恢復全面生產。
家電觀察人士羅清啟認為,這在海外也算是正常的事情,國際局勢動蕩,不僅對中國企業有影響,對歐美等國家的企業同樣有影響。
去年10月,美的以5748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由此獲得投資Miraco公司產品、品牌及市場的機會。美的希望由此布局非洲、中東和南歐。
美的的海外戰略還不僅如此。2007年,美的越南工業園正式投產后,又將觸覺伸至白俄羅斯和埃及。美的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將會加大全球化的推進力度,在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建立基地。
但是,走出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政治經濟體制、文化背景等等都會成為企業海外戰略的夢魘。
有研究數據表明,在西方企業的跨國并購中,失敗率高達50%~70%,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宏大的戰略隨時可能破滅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
一個深刻的教訓是,2003年11月,當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和法國湯姆遜公司行政總裁達哈利正式簽訂協議后,公司便陷入多年的并購泥團。
3月14日,TCL集團公告稱,法國南特商業法庭要求TCL集團、TCL多媒體及其4家全資子公司賠償231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11億元)。雖然最終和解,但TCL也支付了1400萬歐元的相關費用。
美的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海外利潤不及國內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銷都以OEM為主,而這種方式顯然沒有自主品牌的利潤高。
羅清啟認為,在復雜的海外市場,中國企業要創立一個品牌很難,以OEM為主的外銷方式反映出我國企業真正的商業權益是缺失的。
在他看來,企業海外戰略遭遇的種種挫折,恰恰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程度不夠的表現,各方面受制于人,缺乏足夠的抗風險能力,一兩個基地受到影響,有可能整個海外戰略都會受挫。
"但全球化不能因為這些問題而停止。"羅清啟說,畢竟企業全球化將長期是中國優秀企業為之努力的目標。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