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屏的錢幾乎能買新電視
發表時間:2012-03-12 點擊量:510 來源:
換屏要價4100元
花5000元買一臺液晶電視,“過保”后換屏幕竟然要花4100元。平板電視三包期外的“高價維修”問題,依然困擾著消費者。昨日,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58%的平板電視在過了“屏幕保修三年”的期限之后,更換屏幕的維修費用占到整機價格的80%以上;有12%的電視換屏費用等同或超過購買一臺同款新機的價格。
現象:換屏要價4100元
一位消費者家中購買的42吋國產品牌液晶電視屏幕故障,廠家報出的“換屏”價格為4100元。“我當時買電視才花了不到5000元。”這樣的價格令消費者很難接受,但記者發現,平板電視“修比買貴”的難題依然待解。
“其實近一年平板電視的維修費用已經大幅下降了,但從維修費用特別是換屏費用與整機價格的比例來看,仍然屬于‘天價維修’。”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告訴 記者,在2008年,42吋的液晶電視平均售價1.2萬,換屏價格接近1萬元;而現在主流的42吋LED液晶電視平均價格在4000至5000元,換屏價 格多在3000至4000元。
調查:
近期,中國電子商會針對平板電視換屏、維修價格問題,向海信、康佳、長虹、創維、三星、LG、夏普、索尼等主流品牌的售后服務部門進行了相關調查,發現液晶電視不同型號與不同尺寸換屏價格差異較大。
調查中30%平板電視換屏價格占整機價格的五至六成,58%的換屏價格超過整機價格的八成以上,有12%的產品換屏價格與購買一臺新電視相等,甚至還高于購買新機的價格。
點評:根據國家三包規定,各品牌平板電視屏幕保修期至少為3年,但“過保”后的屏幕高價維修問題還待解決。
現象:維修仍是投訴熱點
消費者何女士家中的日資品牌液晶電視壞了,廠家稱需要運走更換屏幕。修好的電視送回來,何女士發現,廠家只是更換了零件而已,屏幕還是原來的:“被孩子劃傷的痕跡還在。”
另一位消費者花6800元購買的液晶電視,用了不到一年就不能開機了。檢修人員稱“主板壞了”在3個月中連續修理了兩次,但仍然不能使用。消費者要求換一臺新機,但商場、廠家都找種種借口予以推脫,意圖“拖”過電視機整機的一年“三包”期限。
調查:
據中消協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電視機產品投訴量同比減少了18.5%,投訴量排名也大幅下降,排在移動電話、互聯網、空調和計算機產品投訴量之后。
但是,彩電保修服務和維修中的種種不規范,仍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維修不及時,不給延長保修期,過保修期后廠家商家互相推諉不作為等問題依然較普遍。另外,關于家用電器的售后維修收費不透明,維修不規范,配件亂收費等投訴也比較多。
點評:
平板電視已經主導市場多年,商家推出新品的速度,要遠遠高于完善售后服務和規范維修價格的效率。在“過保”情況下,國產品牌的維修和換屏價格低于外資品牌,甚至部分外資品牌維修商明確表示,電視屏幕壞了“只能更換,不能維修”。
現象:安全事故逐年上升
平板電視的使用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據統計,最近四年全國各地有報道的彩電安全事故共計202件,電視爆炸、自燃等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數目由2008年 的16件上升到2011年的56件;而2012年的前兩個月已經統計到安全事故14起。雖然安全事故占到平板電視整體保有量的比重極低,約為五十萬分之一,但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使用不當”也是引發電視爆炸、自燃等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使用過程中切忌無節制地反復開關,看完電視后最好用電源開關機,不要只留在待機狀態。”
調查:
記者了解到,許多市民家中的電視機、機頂盒和DVD等設備都處于“長期待機”的狀態,電源幾乎從來不關,只是使用遙控器關機,這不但浪費電,還增加了電器出故障的概率。此外,電視機通常情況下的使用壽命為8至10年左右,很多人家中仍在使用“高齡”的顯像管電視,在電壓不穩、雷雨天和高溫天氣里,容易造成安 全隱患。
點評: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表示,目前行業標準規定,彩電平均無故障使用時間應該 不低于15000小時,以每天開機4小時計算,需要保證10年使用無故障。“這對中外彩電制造企業而言,都是亟須攻克的難關。”此外,彩電的安全使用,需 要消費者加強安全使用意識。(竇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