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3月10日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工行融e購、樂視、小米、趣分期、當當、唯品會、網易考拉海購、貝貝網等為“2015年度十大用戶體驗最差零售電商” 。
隨著“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臨近,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宣布下屬國內最大第三方電商維權平臺——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于3月9日起,正式啟動為期近一個月的“315網絡消費維權專項行動”。
據悉,這也是該中心成立近10年來連續四次舉辦該項公益維權活動,此舉旨在通過外部機構、媒體輿論監督,鞭策電商企業自我反省、提高,更好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也被業內稱為“電商315”。活動期間,被譽為“電商315”的年度重磅報告——《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http://www.100ec.cn/zt/2016315/)也將于3月10日權威發布。
據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315前后、“雙11”、“雙12”、“黑五”及各種“電商促銷節”期間,均是用戶投訴高峰期。在各電商領域中,網購投訴占總投訴的43.74%,比例最高,生活服務O2O緊隨其后,占據24.05%,海淘占7.53%,互聯網金融占5.76%,B2B網絡貿易領域投訴2.63%,微商占2.51%,手機行業門戶占1.85%,物流快遞占1.09%,其他(如網絡傳銷、網絡集資洗錢等)占10.84%。
據國務院《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督管理條例》立法組副組長、浙江省消保委網絡消費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透露,“315網絡消費維權專項行動”由專題曝光、報告發布、消費預警、案例解剖、網絡維權、律師坐堂等一系列項目組成,并將重點關注網絡消費者維權集中的電商網購、O2O、微商、海淘、外賣、消費金融、P2P等領域。
此外,售假、售后服務等問題嚴峻,是各大電商的通病,需引起各電商企業的高度重視。報告發布了“2015年度全國零售電商用戶滿意度TOP20榜”發布。
報告顯示,通過對全國數萬家網絡零售電商的投訴數量和問題處理反饋率以及反饋時效性等多項指標的綜合考核,工行融e購、樂視、小米、趣分期、當當、唯品會、網易考拉海購、貝貝網等為“2015年度十大用戶體驗最差零售電商” 。
2015年,網絡消費隨著國家“互聯網+”國家戰略的落地推進,再度呈現爆發增長勢頭。據各大電商上市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僅阿里平臺在中國零售市場的在線交易額(GMV)就高達29501億元,京東達4627億元(同比增長78%),唯品會也實現全年總凈營收402億元。而在“天文數字”般的交易額背后,不少是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乃至號稱“中國互聯網堅果第一品牌”的“三只松鼠”也被曝瓜子甜蜜素超標、危害健康引發行業震動。
而蘇寧易購、京東、蜜芽、聚美優品、亞馬遜中國、美麗說、1號店、分期樂、豐趣海淘、蘑菇街十家主流網絡零售商的用戶體驗較好,位居“2015年度全國用戶滿意度TOP10零售電商” 。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認為:
——跨境進口電商用戶滿意度相對較差,主要問題集中為發貨遲緩、售假以及售后服務差,這與目前跨境進口電商的行業急躁中發展的行業現象緊密相關;
——小米、樂視等品牌電商的用戶滿意度較差,主要體現在品牌質量把控和服務上
——非自營平臺電商在商品質量把控和商家管理上與自營電商相比較差,易出現售假、產品質量不過關、服務差等問題。
據悉,報告通過對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國美在線、唯品會、當當網、1號店、聚美優品、蜜芽等數百家主流電商的全年監測顯示:售后服務、發貨遲緩、網絡售假、退換貨難、退款難、訂單取消、網絡詐騙、虛假發貨、價格欺詐、貨不對板是2015年網購用戶投訴最多的十大問題結癥。
對此,據國務院《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督管理條例》立法組副組長、浙江省消保委網絡消費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加大對電商的監管、立法和稅收等問題,也成為了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們提案關注的一大熱點。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上,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及與電商消費相關的關鍵詞:分享經濟、海外倉、互聯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物流、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商、消費金融等。無疑,在當下網絡消費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切實維護用戶權益成為了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大焦點與難點。(來源 中國經濟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