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4K電視越來越受關注,就像當初1080p和3D剛出來時一樣,廠商在不遺余力的推廣,自然也會有人唱衰。唱衰的理由無外乎“4K片源匱乏”、“4K電視買來只能當普通電視看”之類。如果基于舊的產品和舊的技術,用舊的眼光來看,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時代是在前進的,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出,以及4K產業鏈中新鮮血液的進入,我們不妨用新的眼光來看待4K。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其實4K離我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遙遠。
筆者常常與身邊和網絡中的朋友討論一些4K的現狀,下面總結了一些經常碰到的對4K電視和4K產業的誤解,供大家分享。
“4K電視都很貴”
索尼和LG在前年率先推出的84英寸4K電視售價高達18萬元人民幣,著實嚇壞了不少消費者。不過這類機子其實是貴在“84英寸”,而不是貴在“4K”,試想即使是一款1080p的84英寸電視價格也不會便宜到哪里去吧。
進入2014年之后,隨著4K液晶面板的量產,50英寸的中等尺寸4K電視已經降到和1080p差不多的價位了。例如創維的50英寸4K電視就賣到了五六千元,新興的品牌如樂視、聯想更是把價位拉到了4000元以下。
“4K內容匱乏”
買了4K電視卻看不到4K內容確實是目前的一個難題,但4K內容并不是真的“匱乏”,真正匱乏的應該是4K內容的發行渠道。傳統的渠道有電視臺、藍光光盤之類,但是至今全世界都沒有一個4K電視頻道開通,也沒有一張4K藍光盤推出。這回反而是互聯網走在了前面,國外的Netflix就率先播出了4K《紙牌屋》,Youtube也支持了4K,國內則有樂視、百視通、優朋普樂、搜狐視頻等網絡視頻公司推出或正在規劃4K網絡內容。
另一方面,有了這些4K發行渠道,4K內容馬上就會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來源:
1.數量龐大的傳統膠片電影,可以轉制成4K數字格式,迅速解決4K內容匱乏的問題;
2.使用4K數碼攝像機拍攝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等;
3.電腦合成CG動畫電影可以直接輸出為4K數字格式。
“4K視頻文件太大,很難存儲”
在網絡上搜索日本NHK等機構的4K試驗資料,會給人4K視頻文件體積巨大的印象。但那個只是專業設備中的情形,在民用的環境下肯定不會那樣。解決4K視頻文件占用存儲空間的問題主要是靠新的視頻編碼格式,目前最流行的是H.265格式,另有谷歌主推的開源格式VP9,這兩者都可以在同等畫質下將視頻文件縮小到傳統H.264格式的一半。
基本上可以認為,一部H.265格式的4K電影,占用的存儲空間與H.264格式的1080p電影差不多;或者稍大一些,用現有的藍光盤即可裝下。近日索尼和松下聯合推出了一種新的光盤格式Archival Disc,單碟存儲格式輕松達到300GB至1TB,應該就是為解決4K甚至8K的存儲問題而來的。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