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掌門人”喬布斯的想象力與創新精神是堅強支撐
他被網友尊稱為“喬幫主”,一場場本該枯燥的新產品發布會,被他演繹成了一個個時尚“秀場”,“果粉”不眠不休,就怕錯過他的演講,而無論他發布什么, “果粉”們總會想在第一時間收入囊中。現在,這個“果粉”隊伍呈幾何級數增長,如果你不知道IPAD或者IPOD,你簡直就不好意思在地球上待著,因為會有無數人嘲笑你是火星人。
他曾幾起幾落。21歲時,他與朋友在車庫里成立蘋果電腦公司,并制造出市面上第一臺個人電腦;他引領了個人電腦革命,因為蘋果電腦的上市,他在25歲時就坐擁2億美金財富;然而,年少得志的他堅守封閉戰略,導致蘋果在個人電腦市場節節敗退,30多歲時被奪去經營大權,憤然去職,另起爐灶,重新創業;40多歲時,他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玩具總動員》,成就全球銷售奇跡,個人身價攀升至10億美元;隨后,困頓中的“蘋果”向他伸出橄欖枝,他重掌王座,只要了1美元年薪;接下來的十數年, IMAC、IPOD、IPAD和IPHONE大熱,他把科技演繹成了太多年輕人須臾難離的時尚。
“喬幫主”何以能創造如此之多的奇跡?他何以能成為互聯網時代標本式的英雄?且讓我們翻開《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史蒂夫·喬布斯傳》,一睹“喬幫主”在知識經濟時代制勝的法門。倘若你能從中學得一招半式,必將獲益匪淺。文/明月
法門一
狂熱激情全部注入電子科技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曾說,一個人若想有所成,必須要找到自己的熱愛,并為之傾注全部的深情。對“喬幫主”來說,他的熱愛便是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他要執“蘋果”為魔杖,來創造一個屬于他的世界。
當“喬幫主”還只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就明顯表現出了對電子學的興趣。他年少時居住的加州洛斯阿爾特斯是當年美國“曼哈頓計劃”的實施地,周圍電子企業環繞,廢棄不用的電子元件隨處可見。拆卸廢舊電子元件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他可以在學校附近的某個廢棄車間里一玩就是幾個小時,根本不需要其他娛樂;他和一幫臭味相投的朋友還著魔般“刻苦鉆研”,破解了電話電報公司系統,掌握了“免費”盜打長途電話的技術。當然,電話公司很快終結了這幫少年“黑客”的行徑,但他們這么做,本來也就是因為好玩。
這種對技術的純粹迷戀一直貫穿在喬布斯的生活中。上世紀80年代初,在開發后來成為計算機工業發展史里程碑的麥金托什電腦時, “喬幫主”自詡他的研發團隊是一群海盜,而他是海盜船的船長,這群“海盜”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里工作,“喬幫主”的戰斗宣言是:“愛上你的工作,每星期艱苦奮斗90個小時”。
“喬幫主”的下屬也與他一樣玩命工作(在為數不多的業余時間里則玩命聚會和跳舞,直到精疲力竭),不到兩年就將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個人電腦推向市場。當時,喬布斯已是億萬富翁,支持他這樣玩命的理由只有一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確信我愛所做的事情”。
感悟:知識經濟最堅實的根基在于人們對知識真正的好奇和熱愛,以及求知激發的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一心想讓孩子成名成家的中國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喬幫主”的成長歷程,不要太過著急地讓孩子學這學那,給他們點空間和時間發現“內心的熱愛”,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法門二
對變動帶來的需求洞若觀火
在帶領蘋果站上個人電腦市場的制高點后,“喬幫主”卻因年少得志,不遵守商業規律,固守封閉戰略,使蘋果在市場上“節節敗退”,大好市場拱手讓予后來者,終于在30多歲被“踢出”公司,另謀“生路”。
10年后,“喬幫主”以一部《玩具總動員》再創奇跡,蘋果仍在困頓之中,“喬幫主”重回蘋果,再當“掌門”,年薪只要了一美元,蘋果畢竟是他最鐘愛的“孩子”。
“喬幫主”重歸蘋果后,作出了一個重要決策,停止研發牛頓掌上電腦(PDA),轉而研發MP3播放器。
當時,網絡音樂初見端倪,人們爭相下載,MP3開始流行,但銷量不盡如人意。“喬幫主”的判斷是,MP3播放器的生產商根本不懂得軟件。“喬幫主”敏銳地嗅到了互聯網技術對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數字化音樂市場潛力無窮,研發IPOD正當其時。
與研發IPOD相比,“喬幫主”更大的創新在于,通過“蘋果音樂商店”向用戶收取一定的“特許使用金”,允許他們交換和下載正版音樂。當時,大量唱片公司正因為其作品在互聯網上自由交換和下載而噩夢不斷,不得不裁員減薪。“喬幫主”的創新打通了傳統音樂與互聯網產業的“關節”,華納兄弟、環球音樂等五大音樂公司都上了蘋果這條“船”,紛紛與其簽訂授權協議。ITUNES音樂商店開業的時候,已有20萬首音樂作品供用戶下載,每首收費99美分。INTUNES海量的存儲和低廉的價格使盜版音樂網站的大批粉絲轉投蘋果懷抱。無怪乎蘋果宣布它開創了“數字音樂消費時代”,而IPOD則是這新時代的最大受益者。
IPOD的橫空出世,讓“喬幫主”交出了相當漂亮的答卷:2004年,即IPOD問世兩年后,蘋果的贏利達到10年來最高,一臺IPOD創造的利潤,居然相當于一臺電腦創造的利潤,但前者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后者,無怪乎“喬幫主”欣喜若狂。
感悟:網絡盜版音樂橫行,傳統片商只會求諸訴訟,同時對用戶揮舞道德大棒,欲賺小錢者則開個盜版網站,賺點眼球和廣告費,然告狀時間久,收益差;掙小錢也做不大,唯有智慧如“喬幫主”者,通過技術創新,既博得了保護知識產權的美名,又搜羅了海量音樂資源,還贏得全球無數粉絲,可謂一石三鳥。
國內的視頻網站應該學學“喬幫主”的創新精神(注意:是精神,未必是模式),讓大批消失了的美劇早日歸來,以慰眾多網友的相思之苦。
法門三
設計是找到產品的“靈魂”
人們說起蘋果,總會提到“設計”兩個字,就算在低潮期,蘋果電腦也因其出眾的設計形象,贏得一眾時尚人士的忠實青睞,成為當之無愧的小眾時尚產品,之后IMAC、IPOD、IPAD大熱,其卓越的工業設計更是功不可沒。
關于設計,“喬幫主”的見解相當獨到。他曾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說:“有些人以為設計只意味著產品的外形,但如果你從深層次上挖掘一下,你就會明白,它的真正含義是如果想要把一種產品設計好,你就要真正抓住這種產品的‘靈魂’所在,你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這種產品。”
“喬幫主”對設計IPOD的熱情近乎狂躁,他要求產品設計得非常自然、非常完美、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用戶幾乎想不到這種產品是被設計出來的。
傳記作者稱,應對這種挑戰,就像在鋼絲繩上騎著自行車穿越大瀑布,可見難度之高。
負責設計IPOD的蘋果公司產品設計組副總裁喬納森·艾弗已是業內的頂尖高手,甚至嘲笑過“計算機產業界的設計水平已黔驢技窮”,但“喬幫主”對他的期望之高,仍讓他驚慌失措。
喬布斯對產品的設計要求是“完美無瑕”,在IPOD設計過程中,他多次曾因按了幾下按鈕聽不到音樂就大發雷霆,他每一天都會對研發人員提出意見,比如,播放器聲音不夠大、音調不合適、菜單反應慢……正是這一個個苛刻的要求,使蘋果的擁躉呈幾何級數增長,把科技演繹成了時尚。
感悟:IPAD大熱以后,越來越多的國內廠商也開始開發自己的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模仿本身無可厚非,當年“喬幫主”也是當“海盜”起家,對他人的先進思想成果向來奉行“拿來主義”,但國內廠商在模仿的同時,如果能更多地向“喬幫主”苛求完美的境界靠攏,或更能在市場競爭中殺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地盤。
喬布斯經典語錄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追隨我的好奇和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物,后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會輕松自在。”
●“提醒自己死之何速,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用過的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臨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來。”
●“創新跟你有多少科研經費沒什么關系。我們出Mac電腦的時候,IBM在上面的投入是我們的一百倍。這跟錢沒關系,而要看你有什么樣的人,看你怎么用這些人,從這些人身上得到了什么。”
●“我的工作不是對人表現得和藹可親。我的工作是讓他們做得更好。我的工作是把公司里的各種資源聚攏到一起,清除路障,然后把資源投放到最關鍵的項目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