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年伊始,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電視廠商以價格戰步步緊逼,但此次傳統的彩電企業并沒有采取短兵相接的“拼價”策略,而是避開互聯網內容軟肋,放大廣電網的內容優勢。對于整個彩電行業來說,價格戰即將結束。
避開鋒芒
傳統廠商放大廣電網內容優勢
日前,國內企業長虹自稱推出了業內首款三網融合的智能電視,此款電視不用遙控器,用手機就可以直接控制。對于北京商報記者理解的“手機和電視多屏互動”的說法,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糾正道“這不是互動,是多屏協調”。據了解,此款電視與之前眾多企業推出的多屏互動不同。之前多屏互動,各終端之間共享的都是互聯網內容商提供的視頻資源。而通過協調效應,電視中播放的廣電網的內容也可以在手機等終端中收看,用手機也可以直接點播和直播。而這樣就實現了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
自兩年前智能電視面世之初就很少有企業在廣電網上做文章。彩電企業深知內容并非強項,借力互聯網企業,擴充產品互聯網內容優勢。目前長虹則是從另一條線進行突破。
對此,長虹公司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葉洪林表示,內容資源是目前智能電視的競爭焦點。但由于政策限制,長虹自行做內容還不太可行。現階段彩電廠商應該先把廣電網的節目用好,讓用戶可以方便地使用全國各個廣電網的節目,比如直播分類看等,通過設備的協同也能夠體驗到一些比較好的網絡服務。
零和游戲
內容商自立門戶破壞競爭環境
近年來的合作一直圍繞著彩電企業和互聯網運營商,不久前TCL攜手愛奇藝、創維結盟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卻開始發生變化,長虹避談互聯網內容,選擇放大廣電網的內容優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方面是由于網絡環境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彩電廠商重提廣電網內容優勢和內容提供方自立門戶有很大關系。
以樂視為代表的內容提供方并不甘心只扮演內容提供方的角色,而是選擇自行操盤,去年樂視、小米等企業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電視。
今年伊始,樂視推出70英寸電視,定價8999元。據樂視方面稱,目前的價格是其他品牌同尺寸電視價格的1/3。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樂視要以價格戰搶眼球的意味越來越明顯。內容提供方野心越來越大,搶傳統企業的飯碗,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已經缺乏合作的基礎。
不過在廣電專家吳純勇看來,其實智能電視內容只依靠互聯網的趨勢并不會長久,未來隨著三網融合趨勢的推進,三個網的功能和優勢都要發揮出來。未來三個網的視頻都會出現真正的匯聚,這當然還有賴于國家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完善,視頻內容匱乏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解決。
繞行政策
三網割裂延緩亟須實現合網
一直被忽視的廣電網資源再次被重視,未來廣電網內容和互聯網內容主要比拼的是版權庫。誰的版權庫更豐富,誰就更具競爭力。
從內容上看,廣電網的內容更加中規中矩,由于政策規定,國外影片的比例有限制,這對喜好美劇的年輕人來說誘惑力并不大。不過廣電網自身優勢也很明顯。目前存量較大,消費者已經對其操作方式較為適應。
梁振鵬認為,目前是比拼內容階段,未來在廠家技術推動下,可能會出現廣電網內容和互聯網內容之間的融合。
但是從大環境來看,國內的三個網完全是割裂的,消費者在家中安裝IPTV就必須用到電信網;使用樂視、小米等機頂盒業務則需要互聯網支撐;而歌華和其他的地方有限電視則必須通過有線電視網實現。
在我國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這三網隸屬于電信和廣電兩個不同的部門管理。網絡難以實現真正融合的背后是部門利益難以平衡。
實際上,三網融合對家電、IT等產業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整個產業鏈的各個利益主體都會帶來新一輪的商業機會和潛在市場。易觀高級咨詢顧問荊雷指出:“對于企業而言,關鍵是要看誰能夠在產業重新洗牌的過程中,建立與廣電系運營商或電信系運營商的良好合作機制和信任機制,才能享受到三網融合帶來的‘精彩’。”吳純勇還認為,三網融合帶來的商機和新的思路會讓企業摒棄價格戰的思路,重新定位產品,對整個產業來說有積極的意義。
記者手記
價格戰并非彩電業的普世價值
樂視將核爆進行到底的發布會揭開了神秘面紗。價格戰的戰火蔓延到了大尺寸領域,70英寸電視8999元。顯然樂視不甘于在彩電市場做一個平庸的彩電行業公民的形象,而是要用自己的名氣、資本構建彩電行業的新規則。
筆者了解到去年四季度70英寸的面板價格大約370美元,加上流通、營銷成本,售價與成本基本持平。樂視也希望借此把創維、長虹等傳統彩電企業拉下水。顯然,在樂視這次行動之后傳統彩電企業并沒有殺低價格跟進。
樂視有內容市場的支撐,降價策略穩賺不賠。做電視只是為了增加品牌影響力,提升資本市場的品牌價值。在彩電市場,樂視不是來賺錢的,賺的是吆喝。和恒大老板許家印出巨資贊助恒大奪冠一樣,這就是品牌宣傳活動。砸出去的是錢,球場上收益的是品牌影響力,借此建立消費者對恒大冰泉和恒大地產的品牌忠誠度。去年年中開始,不少傳統企業并沒有將樂視看穿,陣腳錯亂。一個要賺錢的企業和一個想賺吆喝的企業拼低價,誰輸誰贏很容易見分曉。
彩電行業毛利率不足20%,本身并非暴利行業。要是讓彩電企業被逼無奈給出樂視一樣的價格必然是產品品質的縮水。筆者預言,樂視甚至有一天會送出免費電視。電視的成本也就相當于投放的廣告費。不過免費送電視的行為能否將其打造成為彩電行業的高端品牌,確實依賴消費者的價值觀。
樂視確實有自己的盤算,不過眼球賺夠了,也該向許家印一樣踏踏實實做產品了。在內容市場,無人能與樂視匹敵。但樂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已經讓市場局面失控,原本的競合成為零和游戲,合作的基礎被摧毀。樂視希望成為崛起的彩電品牌的同時遮蓋了內容產業的優勢。
丘吉爾曾說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倘若樂視能轉換思路,發揮內容優勢,與彩電企業進行互補,產業將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到那時彩電的價格也會迅速下降。而這種下降不是斷臂求生,而是隨著產業周期縮短的一種正常的市場調節。價格戰一直被詬病,未來也是如此。只有發揮優勢、推動產業升級、造福消費者的行為,才值得發揚光大。(來源 慧聰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