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產業目前產能嚴重過剩,我實在搞不清楚為什么像南京這樣的城市,政府仍要積極推動發展”,8月30日,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總會(以下稱“電電公會”)副秘書長羅懷家對本報記者表示。
此前3天,該公會發布2012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一書。盡管仍認可大陸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前景,但對面板產業領域的投資則向臺商提出了“警惕”的建議。
這其中,由中電集團和南京市政府聯合出巨資引進的日本夏普10代線技術成為了一個“分析樣本”。
10代線出自南京的“液晶谷”,是為南京電子信息產業“重振雄風”的標志,更是產業升級轉型的代表之一。
當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正和日本夏普商談入股事宜。羅懷家則認為,大陸地方政府在主導產業發展中,尤其是當下的轉型升級戰略,并未跳出“用市場換技術”的傳統思維,“隨著時間的增長,可能會再次造成一個產業的徹底崩潰”。
產業升級模式
電子信息產業是南京建市以來的重要產業之一,但由于歷史的定位,重工業仍是南京工業中最大的部分。
根據南京市“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這一產業要達到5000億元規模,成為城市體量最大的產業,以此徹底扭轉城市工業產業體系偏重的格局。
2005年,一度是南京電子信息產業標志的華飛公司(生產以CRT即“彩色顯像管”為主要核心器件的電視機)在液晶面板的沖擊下開始下滑,并于2011年破產。
在此期間,南京試圖在CRT產業潰敗時“轉型升級”為液晶面板,搶占市場。
2009年8月31日,南京市政府、中電熊貓和夏普合作的6代液晶面板項目開工,這一項目總投資126億元,是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最大的一項工程。
這一推進,實際上是南京想用夏普6代線為基礎,獲得總投資約263億元的8代線項目的國家審批。
事實上,以6代線為基礎,再導入夏普量產的全套8代線技術和全球唯一的10代線最新技術,同時10代線的最新關鍵技術也將免費導入6代線,這是南京的基本思路。
這與當年華飛發展極度類似。華飛公司剛一開始就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生產設備,并不斷采用滾動引進最新的制造技術和生產工藝,但最后還是隨著液晶面板的崛起而敗落。
到現在為止,8代線南京項目并未獲得國務院的批示。南京政府現在的策略是“跨越發展”——主動淡化8代線,直接跨入10代線建設。
先進技術的風險
引入夏普10代線,南京政府與中電集團投入350億元巨資。但是,市場上普遍認為,10代線能否在未來贏得更多的市場目前仍有待觀察。
“實事求是,以經濟發展能力看,我們不看好大陸市場消費10代線產品的能力”,臺灣業界的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事實上,與夏普公司的合作,被南京市稱為在新興產業發展上“中方搶占話語權”的一個新模式。南京設計的8代線項目中,中方三個公司占股75%,日方兩個公司占股25%。
南京方面認為,中方絕對控股下最新技術的實質性引入,可以避免外方將技術開發放在國外,引進技術封閉運行、壟斷后續技術開發、壟斷中國市場、限制民族產業進入的不利格局。
“在確保公司盈利的前提下,將兩個外方的技術提成費之和控制在1.5%的水平之內,并以稅后凈利潤為限”,南京市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在落地南京之前,夏普公司亦與國內諸多城市有過接觸。但落地南京,是以南京方面向夏普支付更加高昂的技術費用為前提,并未徹底跳出CRT產業市場換技術的老路。
上海億陽國貿公司的一位人士指出,所謂當下最領先的10代線核心技術,本質上是切割更大尺寸的面板。據本報了解,10代線面板仍全部來自日本國內生產,再出口到南京切割。
從6代線的126億元到8代線的 263億元,再到10代線的 350億元,對夏普而言,在中國永遠是賺的。
電電公會的擔憂是,TFT(液晶面板)取代CRT只用了10年,而這一領域現更新的技術如LED、LCD、OLED等更新更快。
地方耗巨資引入的產業最先進技術,是否又能經得住時間檢驗,這將是南京政府要面臨的挑戰。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