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彩電行業傳出面板進口關稅將由現在的5%提升到8%的消息,盡管這一消息尚未獲得官方證實,但該消息還是在面板產業掀起了一股新的討論熱潮。面板進口關稅的調整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戰略意圖?中國面板企業該如何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記者采訪了家電產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先生。
關稅上調利好中國面板業
記者:近來業內有消息稱,我國面板進口關稅將再次上調,上調后關稅將從現在的5%升至8%,雖然官方尚未證實這一消息的可靠性,但業內猜測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會實施。對此,您怎么看?
羅清啟:面板進口關稅調整是整個外貿政策調整體系上的一個環節,應該說它首先是國家整個對外貿易政策調整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次才是對國內面板產業利好的產業信息。
對中國面板產業來講,這一信息顯然是一個利好消息。隨著面板進口關稅調整,國內彩電企業采購海外面板的數量可能出現下滑,這為國內面板業提供了穩定的產能釋放出口,形成一個相對良性的供需對接體系,同時伴隨著市場規模穩定放大,面板業的規模經濟效應也將進一步凸顯,行業綜合成本或進入持續優化通道。
更為重要的是,面板進口關稅調整還將產生外溢效應,這就是通過為面板產業找到穩定的市場出口來推動整個產業強化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加大對當代以及下一代平板顯示方式的技術研發與投入力度,從而有利于整個產業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
打破面板產業的賣方結構
記者:今年年初,發改委宣布對韓國三星、LG等6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生產企業開出價格壟斷罰單,此次再次爆出將要上調進口關稅,這是否意味著國家對面板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強?
羅清啟:面板是信息產業發展的“糧食”,特別是進入智能時代以后,面板資源在整個信息產業發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相繼在面板產業領域推出相關政策不僅僅是單純從政策層面推動整個產業平穩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打破當前面板產業的賣方結構,為中國面板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長期以來,全球面板產業處于一個賣方市場主導的產業架構中,由于面板資源掌握在全球少數企業手中,他們在全球市場形成了事實上的相對壟斷格局,對全球面板乃至彩電產業發展都帶來了不利影響。我國通過出臺相關措施對整個市場原有的賣方結構是一個沖擊,有利于建構全新的產業發展格局,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面板企業仍需要立足自主創新,強化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
OLED與液晶具有一定傳承性
記者:當前全球面板產業的技術創新速度不斷加快,韓國面板企業甚至聲稱將于今年實現OLED電視的上市,這對中國面板產業將帶來什么影響?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
羅清啟:看待全球面板產業的發展不能單純從面板變革的方向上去看,而是要從整個電視產業的發展趨勢上去考量。就當前全球電視產業發展現狀看,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越來越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顯示方式,也就是以面板技術為基礎的顯示技術升級。二是基于電視的智能平臺應用,包括節目內容、軟件、操作系統以及技術標準等。顯然,面板技術的不斷升級發展成為驅動全球電視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當前海外企業小批量上市OLED電視或許是其在平板顯示方式領域投放的一個試點工具,這個引領行業趨勢的產品很可能會撬動當前逐步被中國面板企業搶占的市場份額,從而重新構建一個以海外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架構。但值得關注的是,OLED顯示方式與液晶顯示方式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只要中國面板企業在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基于當前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持續進行技術研發,未來在全球OLED競爭領域將搶占一席之地。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