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夾雜的絲絲涼風已經預示著秋天的逼近,盡管立秋之后仍要經歷一段秋老虎的暴曬天氣,但是早晚的溫差加大,已少了悶熱難耐的感覺,舒爽的涼風也預示著火熱的夏天將告別,“鬧”了一春夏的空調銷售將進入到收秋之戰。
空調銷售火 安裝忙不停
“現在安裝空調的師傅都忙不過來,顧客恨不得都要把樣機買走。”三星空調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整個夏季的空調銷售非常可觀,銷量一直不錯。不管是高端機還是中低端產品都穩中有升,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最直接感受到了顧客的消費需求。
據三星空調銷售人員介紹,顧客買空調的時候,最關心的就是啥時候空調能安裝好。有的顧客甚至要求當天送貨、當天安裝。可是對于我們售后來說,這個夏天真是太忙了,根本忙不過來。現在不是貨源問題,而是安裝緊張。
“沈陽的夏天就7、8兩個月份最熱甚至8月中旬開始早晚就涼快了,空調使用期短,如果不早點買,早點安裝,這空調就成了擺設。”許多沈城的消費者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感覺今年空調的價格還是漲了點,記得去年還能看見1000多元的空調,今年幾乎沒有這個價格了。”剛剛買了一臺國產空調的王漢福大爺告訴記者,去年就想買空調,一心以為空調能夠降價,也沒著急,等再去看時看好的那款空調已經不是那個價格了,于是就挺了挺沒買,尋思今年肯定還會有。剛入春時沒著急,這段正值三伏天可受不了了,還是決定買個空調,可是去年的那個性價比基本上已經沒有了。所以今天看好一臺就趕緊買了,盡管夏天過去一大半了但誰知道明年啥行情呢?先買了。”
據悉,今年空調漲價的傳聞不絕于耳,格力、美的等國內空調廠商早在4月份就開始進行漲價前的最后一次促銷。在沸沸揚揚炒了快半年后,空調價格似乎無聲無息的悄然有了上漲。
某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空調的價格還是略微有所增長,價格幅度約在300-500元之間。
有業內人士表示,空調價格有所提升是一個必然。但是這個問題還要分析來看。比如,原材料是上漲了,但是同樣空調的性能、面板的設計選擇、材質等都要好于去年,可以說空調整體升級換代了。而且能效等級基本都在1級-2級之間,很少有4級甚至3級的能效。那空調的價格也自然要有一些浮動。
空調高端機變身“裝飾品”
眾所周知,沈城的北方天氣特征造成了空調季節性銷售很強的一個特點。記者在三星空調專柜看見,兩臺如擎天柱版的韓國原裝進口空調屹立于中,無論是從造型還是工藝還是性能都可謂是前端,非常時尚、新穎。記者注意了下價格,這款原裝進口空調的標價在2萬6千元左右,可謂價格昂貴。許多消費者也是眼前一亮,看了價格后微笑的轉向其他較為中低端的空調。
三星空調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這款原裝引進的空調其實已經上市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其市場銷售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淡季,高端機反而比中低端的空調賣的好。沒錯,這款空調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作為空調使用確實價格貴了很多。但是我們統計了一下,買高端空調的消費者一是經濟能力允許,另外現在很多造型別致、原裝進口的機器已經作為高收入人群的一種家庭裝飾品來購買。在作為家電本身使用的同時又能給家庭裝飾帶來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正在裝修新房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剛剛選擇了一款紅色的對開門冰箱,由于廚房空間較大,大紅色的空調成為廚房點綴的亮點,非常高貴、典雅彰顯品味。
據記者了解,除了三星空調外,LG、松下等空調也早于幾年前就開始向高端空調進軍。與本土品牌相比,外資品牌的優勢在于品牌的美譽度和技術的創新,而最大的不足在于銷售渠道和市場運作。面對本土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勢,外資空調一直以出色的外觀設計及高端技術作為市場銷售的根本。去年LG的手繪盛唐花紋空調及鑲有施華洛世奇水鉆的設計就成為空調高端市場的模板,盡管價格高但還是受到了年輕群體及白領一族的喜愛。一些國內生產廠商也紛紛效仿。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高端市場已不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觸點,品質、高端、精致、時尚、享受已經成為一種需求。除了純原裝進口的高端機外,價格在5000元上下的精品中高端機也成為搶手貨,國內廠商也開始注重空調外觀的設計與產品技術的結合。甚至在顏色上也有N種選擇。高端空調已成為一種家庭裝飾品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