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奪市場份額,如今家電行業銷售巨頭們的競爭已經拼到了微利的程度,除了在價格上一再打壓外,在售后服務上也花樣百出的使出各種營銷策略,來取悅消費者。延保服務就是時下各家電商場流行的一種售后服務方式,不同的家電種類,只要交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享受一年至三年不同的售后保障。但是近日記者了解到,個別銷售人員為了追求銷售額,在銷售過程中刻意地夸大延保服務的作用,使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產生了不必要的糾紛。
今年10月份,家住和平區的李女士購買了一臺電磁爐,買時銷售人員向其推薦了延保服務,稱不管什么原因產生的故障,只要交納180元就可以得到商家3年的保修。考慮到錢并不算多,李女士購買了延保服務。沒想到半個月前,在一次使用電磁爐時,李女士的家人因失手不慎將機器摔到了地上,導致機器表面的外殼嚴重損壞。此時李女士想到了延保服務,于是拿著壞損的電磁爐找到了商場,希望能夠得到維修。沒想到得到的答復卻是,人為造成的損壞不在保修范圍內。
對此,李女士很惱火,要求商場給予說法,并質疑商場有誤導、欺騙消費的嫌疑。而商場方面則覺得李女士在購買延保服務時未能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就匆忙簽名付款,其責任在自己,商場方面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李女士想找當時產品的銷售人員對質,但因該人已經離職,李女士只能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大多數消費者對延保服務并不了解,而且接受度也不高,導致個別銷售人員為追求銷售額,采取不同程度地夸大與模糊延保服務的范圍,以吸引顧客購買其商品。事實上,延保服務只是一種服務保險,而不是財產保險。購買了這種服務保險,只能獲得相應時間的免費服務,而在家電產品遭到人為損壞時并不能得到相應的財產賠償。
“本文為家電中國網原創稿件,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