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國際電信聯盟日前審議通過了我國提交的“物聯網概述”標準草案,成為全球第一個物聯網總體性標準。
據悉,該標準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在2011年5月發起立項,并作為該標準的編輯人單位,組織國內相關單位提交了標準文稿。標準涵蓋物聯網的概念、術語、技術視圖、特征、需求、參考模型、商業模式等基本內容,反映了我國在物聯網行業的利益訴求,有利于轉化我國已經形成的相關研究成果,對于指導和促進全球物聯網技術發展、產業進步、成果應用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如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市場競爭中,標準往往決定著產業主導權,標準的競爭成為了比產品競爭、品牌競爭更深層次、更有高度的競爭形式。因此,發達國家一直緊緊抓住各項國際標準的主導權。在通信、軟件、電子等行業領域,雖然我國比發達國家起步稍晚,但經奮起直追,我國閃聯、TD—SCDMA等一系列振奮人心的國際標準已相繼確立起來。在物聯網這樣一個全球同起步的新興領域,我國主導的“物聯網概述”標準率先成為全球第一個物聯網總體性標準,令人倍加歡欣鼓舞。
這一物聯網總體性國際標準的背后,是我國物聯網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我國在芯片、通信協議、網絡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多年的技術攻關帶來了累累碩果;在無線射頻識別、傳感器等市場,我國的多家企業已經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形成了巨大的市場規模;我國在安防、電力、交通等領域,物聯網應用正廣泛開展并日趨成熟。
由于有了第一個物聯網總體性國際標準,今后我國在主導物聯網產業發展上將會更加主動。不過,在跨越了標準這道“檻”之后,我國在物聯網領域仍需“上下求索”。
國際標準畢竟不是“搖錢樹”。有了國際標準,并不意味著我國的物聯網企業就可以坐等市場利潤和份額。如何將標準優勢轉化成技術優勢、競爭優勢,是難點也是關鍵。我國還需大力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完善物聯網產業鏈,推廣物聯網應用,搭建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國際標準也不是“常青樹”。物聯網是各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布局的領域。目前,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尤其在傳感器、芯片、關鍵設備制造、智能通信與控制、海量數據處理等核心技術上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也缺乏擁有強大技術實力和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因此,還需集中多方資源,協同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和應用集成創新,盡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完善的物聯網技術體系。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