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消息,騰訊科技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2010年小家電市場價值可能超過3500億元,但由于能效標識推行在即,或有半數產品被拒之門外。
有關專家也表示,目前市場上能夠達到新標準的產品可能不到5成,多數小家電品牌,都面臨著重新洗牌甚至淘汰的局面。
近幾年,小家電行業因為低技術門檻以及高利潤空間,成為了眾多商家跑馬圈地爭奪市場的開發重點。但看似遍地金銀的熱鬧表象,實則內藏一股行業大規模洗牌的暗涌。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以及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優勝劣汰”法則的大刀已經被擦得锃光瓦亮。業內專家認為,小家電品牌光是品質優良還不足以順利抵抗這次波濤洶涌。找到全新的營銷方式,才能在市場中生存。
門檻提高近半數廠商不達標
“粗略估計,2010年小家電市場的價值可能超過3500億元”,北歐家庭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納新表示。但同時,他卻透露了一個令從業者非常尷尬的現象——這么巨大的蛋糕,卻因為門檻的抬高而變得無人敢碰。
據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小家電行業迅速增長,銷量3.98億臺,同比增長2.1%,銷售總額達到11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
同時,《2010年中國小家電市場趨勢觀察研究預測報告》分析得出,由于國內小家電行業集中度不高,品牌多而雜,導致大多都屬于小投入、小規模生產,因此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魚龍混珠。
隨著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態環保的問題。隨著節能環保工作的不斷進行,小家電這個一直被人忽略的領域也被推到了前臺。
今年3月1日起,繼空調、冰箱、洗衣機之后,小家電也要加貼能效標識。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上能夠達到新標準的產品可能不到5成。多數小家電品牌,都面臨著重新洗牌甚至淘汰的局面。
“低碳”成為產品優劣的重要標志
雖然能效標識讓從業門檻抬高不少,但王納新認為,這對于目前國內的小家電行業,絕對是一次必須經歷的考驗。
而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行業本身缺乏審查與自我監督的意識,騰訊科技發現,消費者對于小家電能耗的忽視,也是眾多商家濫竽充數卻依舊自賣自夸的重要原因。
近日,騰訊科技在賣場采訪發現,對于小家電的能耗問題許多人并不知曉,“有這個必要嗎?小家電一共才耗多少電啊?”很多消費者不以為然。
但專家介紹,小家電雖然體積小,但能耗一點都不比那些大體積產品少。據了解,一臺飲水機反復加熱,其日耗電量甚至高于一臺電視機,而一只電飯煲一天的能耗比一臺節能冰箱還要大。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認為,節能、低碳是2010年的主旋律,家電產品的節能環保化是大勢所趨。小家電產量巨大,并且某些產品增長速度驚人,產量和增長速度都相當可觀,所消耗能源總量及增長速度不容忽視。
品牌集中制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粗略計算,國內小家電生產企業約有5000家。隨著能效標準推行的深入,這個數字將會減少5成左右。這個局面的形成,業內專家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對中國市場的現狀作出正確的判斷。目前的國內市場,殘存著許多本身沒有設計能力,卻依靠模仿抄襲的“拿來主義”運作方式生存的小廠。
對此,王納新指出,如果將這些單一品牌進行集中制管理,聚成合力后再用統一的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同時所得利潤進行分銷,那顯然效果會比單槍匹馬強很多。
“一個拿來主義式企業,可能會完美抄襲一家、兩家的產品創意。但當十幾家甚至幾十家擁有獨立設計創意能力的品牌產品集中在消費者面前,那這種感官上的刺激,絕對是純靠模仿所不能達到的”,王納新認為,這種推廣模式,是迅速打開中國小家電市場的一條光明捷徑。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