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老百姓處理家里廢舊電器的唯一辦法只能選擇走街串巷的舊電器回收。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器生產國和消費國,截至去年底,國內主要電器電子產品的社會保有量為:電視機約為5.2億臺,電冰箱約為3億臺,洗衣機約為3.2億臺,空調器約為3.3億臺,計算機約為3億臺,合計17.7億臺。此前更有數據明確指出:我國每年有超過5000萬臺家電報廢。按照以上這組數據,5000萬臺恐怕只是保守估計。
這類廢舊電器此前幾乎多數流入小作坊拆解,能修能用的,就被倒賣給山寨廠,翻新之后重新流入市場。另一部分不能修的就將電器內金屬元件取出來賣錢,剩下的塑料就成為垃圾,產生二次污染。目前國內廢舊商品回收率僅為25%,相關的回收利用標準及政策法規尚未健全。
呼聲已久的廢舊家電回收基金正式實施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電回收“正規軍”(即拆解企業)加入,老百姓手里的廢舊電器,可通過正規的渠道去拆解和利用,實現環保。不過,于老百姓而言,正規軍來了,咱們手里的舊家電仍然值不了多少錢,甚至回收價更低。筆者了解到,如果家電通過正規渠道拆解有6道工序,統一回收后,在專業生產線上將原料分離,再將線路板進行精加工,分離出相關材料,然后再有先進生產線進行深加工,最后形成塑料顆粒、廢金屬以及紙纖維等可降解的環保材料。按照這種工序,對于拆解企業而言,成本也不低。有企業人士算了一筆賬,以一臺空調300元的回收價來說,拆解后的殘值在280元~350元之間。“除了運費和人工,還要開發票納稅,基本就是做一臺虧一臺。”
而今,有了越來越多環保政策的支持,開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在日本等國家,消費者處置廢棄家用電器時,必須按要求支付回收利用的費用,私自處理將被處以巨額罰款。未來我們國內也將會越來越規范,杜絕二次污染。
當然,這除了政策扶持,企業出力外,筆者認為,環保,最需要的是老百姓的支持。不圖方便或者是賣的價格更高,多選擇正規回收單位,令廢舊家電能夠善終。這何嘗不是一種環保的新體驗?說小了咱是在環保,說大了咱就是在利國利民,為子孫后代留一片沃土藍天而盡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