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年初,家電行業一派熱鬧景象,各企業除了在CES上展現對未來生活的自由暢想之外,還密集地召開了多場新品發布會,多數聚焦在電視產品上。電視在家庭互聯網中的產品形態會是什么樣的?電視產品形態的變動會對電視內容產生什么影響?人民網記者就此采訪了家電專家羅清啟。
三網融合慢令多屏難互動
人民網:經歷了美國CES的系統展示之后,家庭互聯網似乎離我們更近了,但要在市場上普及,還要解決諸多問題,您認為家庭互聯網今后發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羅清啟:我認為最繞不開的是三網融合的進度。目前家庭接收外界信息有三個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不同的終端隸屬于不同的網絡系統,這種“三網鼎立”的局面阻礙了不同設備之間互聯互通。舉例來說,電視可以看廣電和互聯網的節目,但不能打電話;手機既可以打電話又可以看互聯網節目,但卻不能看直播節目。這種功能的相互孤立最終讓人們無法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信息,多屏難以真正互動起來。
家庭互聯網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互聯互通,包括人、機器、環境在內都應該在同一系統下協調運轉,而現在“三網鼎立”的現狀阻礙了每個終端的信息在家庭互聯網絡中的順暢流動,同時這一狀態也讓硬件生產企業在產業發展邏輯設計上產生了巨大偏差。以目前的電視機行業來說,現在大多數電視都只是固定的、單個的電視硬件,遠遠達不到其在家庭互聯網中應該扮演的隨人移動、多屏融合而又無處不在的信息集成顯示系統的角色,也正是在這一現狀下,彩電企業的發展陷入了一個誤區,即以電視機為中心,而不是以電視為中心。
三網融合電視解放了電視內容
人民網:在年末年初的節點上,電視行業密集召開了多場新品發布會,其中長虹電視新品以三網融合的差異點吸引了行業諸多目光,您怎么看待這種具備三網融合功能的電視產品?
羅清啟: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強調互聯網思維,企業基于互聯網思維做出來的產品應該具備互聯網效應,即產品作為一個節點融入一個網絡,產品能接入的網絡就越多,對用戶的價值就越大。長虹新發布的三網融合電視讓手機、Pad等能同步看直播電視節目,等于為這些移動的屏幕接入了新的網絡,它們能為用戶帶來的價值及服務類型都將更加多樣化。因此,這類電視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讓用戶價值最大化的產品。
從歷史發展來看,農業經濟消耗的是土地,工業經濟消耗的是能源,互聯網時代信息經濟消耗的是人們的注意力,但人們每天被眾多信息包圍,注意力更加碎片化了,如何擁抱這些分散的節點是家庭互聯網生態搭建成功的關鍵。能夠打通三網的電視激活了電視、手機、Pad等屏幕產品的聯盟,讓內容在這些設備之間共享。就像隨身聽這種便攜式產品取代錄音機大大增加了人們接觸音樂的機會一樣,電視的深層革命不僅發生在電視機上,更發生在電視機的伙伴上,讓消費者以什么樣的方式看什么樣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三網融合電視解放了電視節目,讓電視節目可以在多個屏幕上實時化、個性化呈現。
電視機獲得第二次生命
人民網:有觀點認為,這種三網融合的電視產品在方便整合人們碎片化注意力的同時,也會把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份額更多的讓給手機、Pad等移動終端,這會弱化電視在家庭互聯網中的地位,您怎么看待這一觀點?
羅清啟:這個觀點還是用工業時代的思維來看問題。從表面上看,三網融合的電視是讓人們的注意力更集中于移動端了,但互聯網時代企業競爭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所在的網絡;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的也不再是單個的產品,而是產品背后的網絡所帶來的價值。三網融合的電視讓移動屏幕分擔了更多顯示角色,但它收獲的是一個更能利用人們碎片化注意力的網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電視產品在令電視節目“去電視機”的同時,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目前三網融合電視激活的家庭設備局限于黑電,未來冰箱、空調甚至墻壁都能具備屏幕功能的時候,三網融合電視所激活的就是家庭里所有具備顯示功能的設備。這些設備之間的內容分享及無障礙通訊有助于完善家庭互聯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創造更多機會價值。隨著屏幕成本及柔性技術的發展,電視產品的形態將更加泛化,所以現在電視企業的重點不應該如何維護電視這塊屏在家庭中的地位,而應該考慮如何讓電視產品無處不在。(來源 人民網 家電)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