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適應時代的企業。處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只能跟上互聯網。百年企業就是通過‘自殺’重生的。”近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周年校慶“大師課堂”系列活動上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互聯網時代下,海爾集團里只有三種人,平臺主、小微主和小微成員。
演講中,張瑞敏全面闡述了海爾的互聯網化,而對于多年做企業家的感觸,他表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剩者為王。”
時代造就成功企業
1985年,張瑞敏用大錘砸掉不合格的冰箱,喚醒了海爾全員的質量意識。29年后,他再次拿出砸冰箱的勇氣,帶領海爾開始了互聯網時代的革命。
張瑞敏認為,每個企業的成功都是時代的產物,如果不能跟上時代,就會被時代淘汰。“在海爾的字典里,沒有‘成功’二字。其實,所有企業的成功都只不 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踏準了就成功了,正所謂‘臺風來了豬都會飛’。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踏準時代的節拍,所以問題就變成如何才能真正趕上這個時代的節 拍。那些百年企業是如何做到基業長青的?我認為,百年企業就是通過自殺重生——你不能自殺,就會被他殺,被時代所殺。”他說。
對于互聯網時代來臨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張瑞敏表示,首先,互聯網帶來了零距離。所謂的零距離是企業與客戶的零距離,而零距離要求從以企業為中心轉變 為以用戶為中心。其次,去中心化,沒有領導。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員工的領導不是他的上級,而是他的用戶,員工和用戶之間要直接對話。第三,分布式。所有 資源不是在內部,而是在全球。
海爾迎戰互聯網
在互聯網時代下,海爾做出了哪些變革,張瑞敏總結為“三化”: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
張瑞敏表示,企業平臺化是大勢所趨。企業如果不做平臺,只想著把企業做大,開更多連鎖店,這樣一個電商就可以把你沖垮,而企業平臺化就是讓企業瞬間可以利用全球資源。“如果我是一個平臺,就可以整合全球最聰明的人來服務,當然前提是有用戶。”
員工創客化,是讓員工成為創業者。“海爾幾萬人,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用戶,這點很難。因為有的員工就在生產線上,上哪找客戶。我們推進的轉變是, 要把人員先解放出來。在金字塔型結構里,員工是聽上級的,上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現在,每個員工都要找到自己的用戶,要變成創業者,而且可以尋找社 會資源來創業。”張瑞敏說。
海爾現在的理念是“企業即人,人即企業”。張瑞敏介紹,“企業即人”就是企業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業者,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客”,每個人能夠創造非常大的企業。企業要由管控組織變成創業平臺,員工由執行者變為創客。
用戶個性化,是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準確抓住用戶千差萬別的需求,并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
海爾里只有三種人
面對海爾互聯網化的改革,海爾在組織架構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瑞敏表示:“現在海爾只有三種人:平臺主、小微主和小微成員。”
張瑞敏表示,平臺主搭建一個平臺做兩件事,一是把原來的組織結構、流程解散掉之后變成互聯網式;二是確保這個平臺是開放的,確保各方人才的進入和流 出。小微主是創業團隊長,這個團隊長是一個小微,可以利用社會化的資源、社會化的資金來進行創業。剩下的是小微成員,他們不是過去指定的,而是變成一個社 會化的過程。(來源 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