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8月25日,創維集團在京發布帶有DoIby Vision技術的系列產品,其中包括OLED有機電視,一向溫和的創維高調力推OLED技術并宣布量產。而海信在之前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則宣布將不會使用OLED技術,力挺自家的ULED技術。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媒體也紛紛跟進發表各自的觀點,陣營分明。一場關于未來顯示技術的爭論戰就此拉開帷幕——
主持人:資深媒體人 家電中國網CEO 總編 大海
關注行業熱點、專家辛辣點評、觀點碰撞、權威解讀,家電中國網CEO 總編大海盡邀業內名家,做客本期《博論天下-方向》
嘉賓:中國網家電頻道主編 喬紅康
主持人:創維發布OLED新品后,海信接連發聲,指OLED存技術缺陷狠嗆創維,您是怎么看這次雙方的互撕事件的?
喬紅康:通過這次互撕事件可以看出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已經深深影響到傳統企業,也正說明傳統企業正在全方位融入互聯網思維;另一方面,從雙方攻擊的言語來看,所指出對方的問題并非致命性,反而正是各自產品技術領域未來發展中應該攻克的難題。換個角度說,這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喬紅康:OLED和ULED是兩種不同的顯示形式,個人認為本身不具有可比性。OLED是公認的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但目前的OLED產品還處在初期階段,因此難免有瑕疵,正因如此,才可見其未來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而ULED本身還是LED,可以認為是LED產業發展中的一個巔峰,但在柔性等方面難以匹敵OLED。舉個形象比喻,OLED好比牛尾,ULED好比雞頭,很難說牛尾與雞頭哪個更好、更有優勢,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OLED和ULED只是兩種顯示技術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兩種表現形式而已。
主持人:您對電視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是怎樣看的?有哪些中肯的建議?
喬紅康:電視顯示技術的未來將是朝著“超高清、柔性、可折疊”方向發展,這正是OLED所具備的特性,目前市面上的曲面電視只是未來電視的初級樣本,“能曲 "只是第一步,“能曲能直”才是最終目標。目前來看,OLED未來有可能最先實現“能曲能直"而LED只能“或曲或直 ”選其一。但我們同時要注意到,OLED實現最終目標的時間并不明確,因此,眼下LED類技術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對于OLED和ULED無論是各自吹捧還是還是互相揭短,最終的效果都是增加了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關注度,企業都是雙贏的。建議企業做好各自的優勢領域,這樣才能雙管齊下促進行業的進步(家電中國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