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伊始,供給側改革、工匠精神成刷屏熱詞。追根溯源,我們發現很多秉持工匠精神的企業擁有更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市場大潮中屹立幾十年甚至百年,而有些企業雖然“其興也勃焉”,但終因狂妄、搖擺或者瘋狂和迷失,最后造成“其亡也忽焉”。
調查顯示:截止2012年,全球范圍內壽命超過100年的企業,日本有2.1萬家,連歷史只有200多年的美國也有1100家。而中國,卻只有10余家。同樣在商海搏擊,為什么有的企業揚帆遠航,而有的企業就不堪重負,中途落水。百年企業老而彌堅的長壽基因究竟是什么?在這里,讓我們選取幾家在日本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探究他們如何秉持工匠精神,讓企業基業長青,這樣的過程對中國企業應該大有裨益。
金剛組:千年“匠心”傲立世界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叫“金剛組公司”,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公司。其創立于公元578年,相當于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已有1435年的歷史,專門從事寺院建筑業。
金剛組靠延續了1400多年的組織結構與經營模式,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歷經戰爭、金融危機洗禮,最終得以保全。金剛組內的各小組會保持各自的獨立性,相互競爭,同時又會集中改良固有技術,共同支撐金剛組。各個工匠小組通過相互切磋磨礪來謀求技術的提高。這種引入內部競爭機制,獨立但不分散的經營模式,是金剛組保持企業活力的重要力量。
此外,金剛家族還將建筑工藝的提高與改良作為其生存發展的核心。在1400多年中,金剛組不斷吸收中國、西方的新建筑手法,結合先進技術,將其與家族傳統工藝相結合。
曾參與法隆寺修復的一位工匠如此表述:等到兩三百年以后把這些建筑物拆開的時候,人家負責拆房子的木匠會想起我們這些匠人來。他們會感嘆說,瞧這活兒,干得真棒!對技藝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支撐金剛組乃至整個日本制造業傲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林內:苛求品質,視質量如生命
家電業最能代表制造行業,也是工匠精神誕生最豐沃的土壤。談及家電行業的工匠精神,日本的林內始終是很難逾越的標桿,從上世紀20年代建立至今,林內一直專注于燃氣具領域的研發。走過近一個世紀,林內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這不得不引人探究。而翻開林內的企業記錄,他能成功至今,靠的是對工匠精神的恪守,苛求品質、視質量如生命則是林內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
苛求品質,林內追求“0失誤”,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在一線工人素養得到保障的同時,林內也通過一系列制度性安排,給整個生產環節又加了一道保險。以熱水器生產線為例。據林內內部人士透露,整條熱水器生產線共有26個監測工位,絕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每小時進行一次樣品檢查。同時,林內早已引入了機器人生產,這樣的生產方式能夠保證零部件及產品質量的卓越與統一。不過,為了防止隱患,林內的產品在機器檢查之后,還必須通過人工檢查。林內對“零不良率”的追求,就是通過這樣雙保險的形式來逐步實現的。
苛求品質,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質量,林內還祭出了另一項法寶,那就是關鍵零部件原廠自制原則。林內方面介紹稱,為了控制產品品質,自品牌創立伊始,林內一直堅持三個原廠自制的原則:第一是電子基板、燃燒器、熱交換器、傳感器等關鍵電子部件內制,第二是燃燒核心技術原廠研發,第三是關鍵設備原廠研發自制,通過高內制率來確保產品的品質。同時,在選材方面,林內也不會因為成本而犧牲部件的材質。
苛求品質,也是對技術及工藝提升的不斷追求。從20世紀20年代成立以來,林內就保持了對燃氣具的專攻。專注的力量也讓林內得以在專項技術上實現深入的突破。工匠精神不意味著閉門造車,而工匠的創新也從不能投機取巧、嘩眾取寵。從林內的歷史上,我們也能體會到創新的意義。到了今天,林內的核心技術,也已經在產品中廣泛應用,為自身打造出難以追趕的核心競爭力。
京瓷稻盛和夫:把工匠精神變成“以人為本”企業哲學
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 52歲創辦第二電電( 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創業五十年,從未出現虧損。
稻盛和夫用了近半個世紀,將工匠精神變成做人和做企業的哲學。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就是經營人心。他曾在書中表示:“我的經營理念就是怎樣在企業內建立一種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他把員工看成合作伙伴,而員工也會把自己看成是企業組織里平等的一員,有主人翁的責任感,這就是一個工匠精神信奉者以心為本的經營哲學。
從這個意義上講工匠的精神我們大家看得出來,它不是一種口號,它是落實在每一個人的心上、身上和行為上,知行合一,從當下的事情一點一滴做起,哪怕一天改一點點,也會逐漸地改變世界。
3月30日,李克強總理在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再提工匠精神,并希望:“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當工匠精神上升為時代精神,中國企業尤其制造業又該如何秉承和堅守?上述的案例,直觀地體現了工匠精神的內涵與本質。培養工匠精神,最終目的是讓企業長久樹立高質高效的品牌形象,在市場動蕩中永遠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中國經濟面臨換擋、轉型的今天,工匠精神更具有它的時代價值。
弘揚“工匠精神”將帶動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促進企業精益求精、提高質量,使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更多人的職業追求。從對人的培養,到企業制度安排,再到頂層結構設計,上述三家日企的發展經驗,無疑能為中國企業提供參考和借鑒的樣本,中國企業的強大最終促進中國經濟的新發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