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gv天堂gv无码男同在线观看,无码电影,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您好,歡迎來到家電中國![登錄] [免費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工信部官員稱三網融合恐已夭折 利益各方內斗

發表時間:2011-04-05      點擊量:310      來源:

 三網融合正在淪為一場“政治秀”

  “我很久沒被叫去開會了,三網融合恐怕已經夭折。”工信部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的一句感慨,道出了三網融合目前的真實局面。

  僅僅靠開會當然無法完成三網融合的協調工作,但在參與三網融合的各方看來,開會至少意味著大家還有討論的空間,現在連會都不開了,廣電、電信離達成共識就更遠了。

  廣電旗下中廣電通CEO殷建勇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三網融合不是僵局,而是已經結束,現在播控權的歸屬明確,廣電對媒體的管控能力正進一步加強,運營商對所謂開放的三類業務都沒有興趣,因此“黑不提白不提的,三網融合就過去了”。

  播控權是廣電、電信雙方的核心訴求之一。電信部門堅持無播控無融合,同時開始了光纖入戶及提升帶寬的大躍進式投入;而廣電部門雖在政策上取得播控權,但技術與體制上的落后,又使其難以真正獲得“主導地位”。雙方互不相讓并在各地發生了各種沖突,比如廣電掐斷電信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信號、電信掐斷廣電有線互聯網出口。

  然而,不僅廣電、電信兩大部門圍繞播控權交惡,隨著IPTV播控平臺中央與地方兩級平臺對接,廣電內部的斗爭也愈演愈烈。2010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344號文,確定了IPTV兩級平臺的方案。根據方案,央視國際成為中央平臺,與上海百視通共同建設地方平臺,牌照方、地方廣電、央視國際乃至地方電信運營商由此形成了非常復雜的關系,至今關系尚未理順。

  有資深業內人士對此指出,“兩級平臺等措施,旨在控制播控權,而非三網融合”。廣電部門在播控權問題上的攘外安內,正在將三網融合的僵局進一步推向死局。

  IPTV成“雞肋”

  IPTV是目前三網融合業務中發展最快,也漸成規模的融合業務,但是,“目前廣電對IPTV的發展方向并沒有清晰的圖景。”一位廣電總局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為此廣電甚至限制IPTV在其體制內的過快生長與繁衍。據記者了解,廣電總局去年下半年連續發文,細化IPTV播控平臺建設,宗旨是將播控權進一步收攏。

  一年來,電信企業也在行動。缺少固網資源的中國移動,加大了與廣電運營商的合作進度;中國電信也就如何開展網絡融合在各試點城市進行了統一規劃;中國聯通則在青島、大連、哈爾濱、北京這四個試點城市完成了首期支持5萬-10萬容量IPTV基礎業務能力的平臺建設,開始向用戶提供服務,同時確定天津、河北、四川、湖北、浙江五省(市)為集團試點地區。

  2010年9月25日,全國第一家中央級別的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與試點地區IPTV集成播控分平臺正式完成對接,分別是中國網絡電視臺和四川省廣播電視臺。隨后,湖南、北京地區等多個地方IPTV集成播控平臺也完成了與中央平臺的對接。這些地方的IPTV播控平臺中,都沒有當地電信運營商參與。

  但與此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從廣電到電信都圍繞著三網融合陷入了一場混戰。較量的主角已不再是工信部與廣電總局,而是中央與地方。三網融合進入一個更錯綜復雜的局面。

  廣電一邊加速省網整合的進度,推進國家級有線網公司的組建及相關互動業務,同時推出雙級平臺來更牢地掌握播控權,以對地方上與電信合作推出的IPTV進行有效監督。

  圍繞IPTV的矛盾沖突表現在各個方面:IPTV主要由上海文廣和電信運營商合作,導致某些地方廣電抵制;廣電很多寬帶接入需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協助布設,兩者合作亦時有摩擦;地方廣電各干各的,有的全力推數字電視抵制IPTV,有的則在加快部署IPTV而不是數字電視……

  央視國際顯然低估了地方廣電的抵制。據了解,廣電的344號文指定央視國際的“中國廣電IPTV”呼號為全國統一呼號,但這個呼號成為其和電信運營商在IPTV合作中始終難以達成一致的關鍵問題;同時,兩級平臺在利潤分配上也存在分歧。

  而對東方傳媒百視通來說,一邊要維系IPTV市場的發展,謀求在資本市場的融資突破,另一邊又必須平衡電信、中央級平臺,以及地方廣電之間的矛盾。

  在南方大省,東方傳媒百視通原有的播控平臺和當地電信已經磨合成型,用戶有了一定規模,這也使得很多地方采取了雙備份的方案,即既有央視播控平臺方案,又有百視通播控平臺方案。但目前中央級平臺沒有和電信實質對接,只是完成了政治任務。再加上地方廣電也未必都愿意接納上海百視通,未來在政策和市場上的爭奪都將更加激烈。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多方了解,目前兩級平臺都沒有完成廣電與電信運營商的傳輸系統的對接,也就是說,這些城市IPTV集成播控平臺的總、分兩級平臺只實現了內容層面的對接,但計費系統、認證系統等技術層面并未真正對接。

  還有消息稱,青島電視臺此前與杭州華數投資合作建設IPTV,由于要求重建與中央平臺對接的地方平臺,意味著前期投入推倒重來,這遭到地方強烈反對;在湖南,因湖南廣電表現強勢,IPTV播控平臺建設也阻力重重。

  韋樂平表示,在IPTV的合作模式中,廣電機構負責業務行政許可和內容集成規劃管理與審核,電信部門負責業務支撐系統建設、業務運營和用戶管理,是目前比較符合產業鏈相關方利益和市場需求的模式,但也僅限于“IPTV牌照方(例如百視通)和其他地方廣電關系比較融洽的地方”,IPTV業務得到“很好”發展,關系不好的地方則“寸步難行”。

  殷建勇坦言,廣電真正恐懼的絕不是IPTV,IPTV已如雞肋,電信不愛搞,廣電不愿搞;寬帶業務已被中國電信和聯通搶占了4.5億用戶中的1億高端用戶,也沒機會了;固話語音業務逐漸萎縮,手機通信被移動、電信、聯通打成了“地板價”,已接近網間結算價格,廣電更無機會涉足,三網融合已“無處可融”。

  “廣電真正恐懼的,是電信利用自己的光纖網絡直接傳輸有線電視信號。這等于砸了廣電飯碗,如同廣電直接從事固話和移動業務,會要了電信運營商的命一樣。”殷建勇稱。

  臺網離合不定

  在三網融合框架中,播控權歸屬于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即“臺”,由此廣電的有線網被推向了市場競爭前沿,成為電信企業尚可突破的最后空間(參見本刊2010年第25期“三網融合最后空間”)。不過,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去年卻強調“臺網聯動”,這與之前“臺網分離”的主基調有著微妙變化。

  在三網融合政策推出之后,臺網分離的反對聲日益高漲。細心者發現,廣電部門曾經苦心籌建的國家級有線網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名稱已悄然改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顯示廣電總局極可能定下了“臺網無法分離”的新調子。

  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認為,播控平臺建在電視臺或者網絡公司對電視臺沒有區別,對網絡公司卻有根本不同,“建在臺里,不僅網絡公司失去威懾力,而且網臺之間的隔閡加劇。由于網絡公司擁有用戶,電視臺目前收入主要是廣告,網絡公司完全可能采用高落地費,甚至拒絕落地等極端措施實施報復。這必然使得本地電視臺在本地區占便宜,在外地吃虧。”目前在上海,就出現了廣播電視臺與上海電信聯合推出IPTV,而東方有線與上海聯通聯合推出寬帶與互動電視的奇怪格局。

  廣電四級辦臺,是廣電體系在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組織體系,導致了地方上區域資源分割,彼此競爭多于合作。市級以下廣電部門,以網養臺的依賴性依然很強,省網整合、網臺聯動,使得不同級別的臺網之間關系錯位。省會試點城市,播控平臺是建在省臺還是市臺?非省會城市,是建在該市還是上級城市?這些問題都激化了地方電視臺之間的矛盾,尤其加劇了省臺和市臺的競爭。

  廣電系統真正的挑戰在于內部整合。一直以來,廣電總局缺乏對地方廣電行之有效的統一化管理,這與電信運營商有著根本的區別,即四級辦體制與全程全網的區別。廣電對播控平臺的強烈控制,反而激化了中央與地方,地區與地區之間、臺網之間的矛盾。

  目前各省網雖然掛牌整合了,實質上卻問題重重。廣電家底不厚,融資渠道有限,現在各省網都積極運作借殼上市融資,比如廣東省網借殼天威視訊上市,江蘇有線、杭州華數等也在行動,未來的國家級有線網公司又將如何整合和評估這些分散在各地的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呢?

  國務院三網融合專家小組組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估算,未來幾年是廣電系建設投資的高峰期,其中網絡雙向改造、機頂盒以及基于音視頻內容的信息服務系統的投資需求約為2490億元;而下一代廣電網(NGB)的投資需求為3000億元。三網融合等建設前期投入面臨的資金缺口可想而知。

  有分析人士認為,三網融合最大變數在于廣電,在于臺網離合格局可能產生的分化。殷建勇對此指出,大亂之下必須大治,臺網必須分離,“網早晚歸國資委,實現電信開放、媒體管制”。

  無解方程式

  韋樂平完全不看好現有體制下的三網融合和競爭。他認為,現在廣電是低價包月式的國家公共資源模式;互聯網是低質低價模式;電信則是高質的、按時長和流量收費的模式。讓這三個不同商業模式融合,以及讓有公益性質的廣電業和市場化的電信業競爭,本身就是無解的方程式。“競爭是在相同體制之下的競爭,讓企業與事業單位競爭,是沒有結果的。”韋樂平說。

  2010年下半年,全國12個試點地區紛紛提交了各自的試點實施方案,不過至今未被國務院批復,原定今年初推廣的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也遲遲難以出爐。

  但在各地努力下,目前除了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參見本刊2010年第8期“廣電的救贖”)等已有模式,被確定為試點地區的城市又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模式,形成了武漢模式、云南模式、湖南模式等多種不同融合方式,但均未能突破上述體制的局限。

  其中較受矚目的是“武漢模式”。2010年6月30日,武漢進入首批12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2010年12月16日,武漢廣電與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組建的武漢市三網融合合資公司宣告成立。武漢的方法是“電信廣電五五合資、雙方輪流坐莊”,即電信、廣電各占50%的股份,定期輪流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武漢廣電與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新組建合資公司的第一階段注冊資本為600萬元左右,將來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雙方再另行增資。

  但據財新《新世紀》記者了解,武漢合資公司目前并未投入運營,這一所謂的合資公司仍由廣電主導,電信漸失興趣,雙方目前注入的業務和資產都為非核心資產。值得注意的是,負責牽頭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武漢市信息產業局也已悄然換帥,由武漢市廣播影視局(武漢廣播電視總臺)原副局長、副臺長黃長清擔任。黃長清履職后,武漢市信產局成立了合資公司籌劃工作小組,由黃長清親自擔任組長。

  上海、寧夏和遼寧與武漢類似。過去的上海模式并未合資,僅在業務上合作,收入分成。2010年12月,上海東方傳媒公司與中國電信決定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負責推廣三網融合后上海的IPTV業務。

  此外,包括甘肅、江蘇、江西、云南、四川等在內的多個省份都基本停留在戰略合作層面。其中,上海南匯廣電和上海聯通也進行了戰略合作,進行雙向網絡改造建設和雙向業務運營。

  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同,以及各地廣電與電信的力量對比不一,不可能有哪一種模式能得到廣泛認可。這些模式如無平衡且有效的利益驅動,沒有對等的競爭或融合機制,最終也只是一場“政治秀”而已。

分享到:
0

相關閱讀

  原創  

統帥彩電劉耀平:再造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沈陽老板電器:努力,讓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安陆市| 教育| 长葛市| 朝阳市| 咸丰县| 开化县| 威信县| 成武县| 钦州市| 清远市| 沙坪坝区| 元阳县| 南华县| 马尔康县| 浠水县| 清苑县| 张家口市| 高清| 开封县| 桦川县| 六盘水市| 惠安县| 北宁市| 锦屏县| 绥棱县| 十堰市| 阿图什市| 灵川县| 吴旗县| 中方县| 斗六市| 揭西县| 贵定县| 甘德县| 白山市| 郴州市| 吴旗县| 石河子市| 塔河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