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家面板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半個多月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兩大部委對中國大陸本地投資建立的面板企業做了一輪摸底調研。受到調研的包括京東方、深圳華星光電、南京中電熊貓、龍騰光電、深圳天馬等面板生產企業。
“并沒有傳遞非常具體的政策消息。”該人士說,但是選這個相對“敏感的時間點”來調研,很可能是在為本地面板業新一輪發展謀求對策,同時應對已經落地幾大外資高世代項目的沖擊。
敏感時間點?
這個時間點有什么敏感的呢?看上去,半年多來它們相當活躍,好日子好像就要到了。
接受調研的企業,比如京東方、深圳華星光電、南京中電熊貓、深圳天馬等,過去半年來,都經歷了不同的布局與調整,已進入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期。
京東方合肥6代項目繼去年10月投產之后,今年4月已達滿產狀態,而其北京8.5代項目,本月就要舉行點亮儀式。
“按照時間規劃,今年9月份,北京高世代項目有望進入量產階段。”京東方副總經理、發言人張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華星光電曾是TCL集團與深超科技主導投資的8.5代項目。4月下旬,項目引入三星電子。目前,TCL占55%股份,深超、三星分別持有剩余的30%與15%。TCL董事長李東升表示,年底,該項目有望正式投產。
本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8月份,華星光電也將舉行點亮儀式。
中電熊貓6代面板項目3月底也已舉行投產儀式,近來已開始進入量產階段。中電熊貓董事長賴偉德前不久表示,今年底有望達到設計產能。他還強調,中電熊貓正考慮跳過8代線,直接上馬10代線,目前正積極與有關企業商談,也向國家有關部門作了匯報,估計方案很快會上報,如果核準,今年將有望上馬建設。
與本土同行比,深天馬雖未布局高世代項目,但它特立獨行,在接手上廣電NEC5代線后,很快將其定位于小尺寸面板生產,并于今年2月買下日本NEC中小尺寸面板控股權,7月份有望完成交易。
但上述面板企業人士對本報透露,兩大部委調查下來,感覺十分不樂觀,各家企業幾乎各有痛楚。“有的資金壓力沉重,有的缺乏核心技術支撐,有的則面臨升級難題。”他說,調研組的人說他們心情沉重。
這幾乎可以對號入座。以京東方為例,這個本土龍頭因折舊壓力沉重,已虧損多季,資金極為短缺,幾次增發融資行動已引來強烈質疑,公眾認為越虧越投;華星光電缺乏面板經驗,雖聯手三星電子,但韓國對技術轉移高度警惕,已要求三星對此做出承諾;龍騰光電技術、資金實力均有限,無力靠自我滾動快速布局高世代,至今仍無法在電視面板市場真正發出聲音;而中電熊貓6代項目雖已投產,但因屬夏普最早一條6代線(也是全球首條6代線),曾停產多時,甚至在工藝上與其他同行并不完全兼容,未來一旦擴產,或更換零部件,將面臨更多成本壓力。
張宇判斷說,2011年可以說是本土高世代面板行業的元年,相關部門人士到企業調研,或許想在京東方北京、華星光電兩大高世代項目量產前獲得基本信息。
外來者的效應?
不過,另一家接受調研的面板企業上海市場人士表示,發改委、工信部每年經常調研行業運行情況,他聽到了關于產能過剩的話題,但整體并沒什么“敏感”之處。
“也許是考慮到外資項目的影響吧,三星蘇州的項目不是動工了嗎?”他說,如果說到威脅,這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信號。等到LG項目也動工,不出3年,本地高世代項目連成本優勢都將不存在。
5月30日動工的三星蘇州項目是一座7.5代面板廠,主要定位于42至47英寸電視面板生產,2013年正式量產。三星電子LCD事業部總經理張元基說,工廠投產1到2年,將有望達到盈虧平衡點。LGD廣州8.5代項目目前尚無動工消息,該公司副社長韓相范4月底曾對大陸媒體說,當初項目獲批被推遲一年左右,其間產業環境出現一些變化,具體開工還沒定。
來自臺灣地區的面板雙雄也在壓力下朝大陸轉移。友達已答應注資昆山龍飛7.5代項目,只因打算變更為8代,加上昆山當地政府要求它接手龍騰光電,暫時還無法真正動工。鴻海旗下奇美電也在等待成都8代項目的批文。
“日本大地震打破了全球面板業相對均衡的競爭態勢。”家電業專家、帕勒咨詢機構資深董事羅清啟(微博)說,盡管日韓一直嚴格管控產業與技術轉移,但地震一定促使它們重新思考全球布局。
他認為,中電熊貓越過8代直接上馬10代的說法,更像是夏普的用意。他斷言,此前,它在5選2的方案中落選,未拿到8代項目建設批文,按照目前局面,即使未來一年拿到批文,本地對手京東方、華星光電、韓國三星與LG的4個高世代項目量產日,至少也將領先其一年以上。而在日元持續升值、出口壓力增大下,夏普在大陸很可能出現超常規布局。
他甚至認為,三星、LG兩大項目之所以捆綁TCL、創維,也不排除是對夏普潛在手段的提前應對。
但三星、LG捆綁TCL、創維,感受疼痛的恐怕更是本土的京東方與臺灣地區雙雄。因為,三星、LG期望獲得本地客戶出貨支援,將它們拉做利益相關者,在大尺寸的面板采購上可以穩定客戶關系。
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會長歐陽鐘燦說,外資密集布局中國高世代面板業,是要迅速擴大規模,壓低價格,打亂行業周期,趕在本地對手高世代項目量產前,引爆價格戰,將它們逼入死胡同。張宇坦陳,當京東方合肥項目投產后,立刻遭遇韓國同行的價格戰。
但外資進入的步伐幾乎不可阻擋。上述面板業人士甚至表示,兩大部委下來調研,不排除未來一年新的外資高世代項目獲批落地。比如夏普、奇美電仍在一直游說相關部門,試圖獲得批文。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