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后,全球產業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發展邏輯,而這種產業運行邏輯正隨著時代特征的變化而變化。在產品短缺時代,企業形成了工廠式的發展思維,此時規模論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法則,只要擴大產品的生產規模便會不斷帶來市場以及收益的增長,這便造就了福特式的大規模生產模式。而隨著全球產業進入過剩時代,這種工廠式的發展思維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此時驅動產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集中在兩個層面:一是產品創新,也就是產品功能屬性的顛覆或優化;二是成本結構的持續優化,也就是通過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最大化的提高生產效率。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富士康的發展邏輯下,企業將市場競爭力的來源寄托在成本結構的持續優化上,這在經濟繁榮時期固然是相對穩妥的發展之道,但在當前全球市場相對衰退狀態下,這一邏輯便迎來了深層次的危機。在歐美債務危機影響持續蔓延以及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下,全球性通脹預期仍然存在,這導致了全球性的市場需求相對衰退,而這一變化施加給整個產業的不僅僅是市場需求的相對萎縮,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整個產業發展面臨的結構性矛盾。
事實上,產品供應能力與市場消費需求間的矛盾一直是全球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矛盾,只不過在經濟繁榮期這一矛盾被淹沒在市場容量的相對快速膨脹中,隨著當前全球性的需求衰退日益加劇,整個產業的結構性矛盾便越來越凸顯在產品供應與市場消費不對接上,這也正是導致當前整個家電業出現大量庫存的原因。
從本質上看,當前家電產業出現大量庫存就是供應與需求不對接造成的,換句話講,當這些企業還沉浸在此前繁榮期形成的發展邏輯時,全球市場的驟然波動瞬間瓦解了這些企業固有的發展模式,原有的造庫存模式根本無法奏效,反而讓企業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這種負擔最后又將在市場上體現為供需間的矛盾。也就是說,消費者選購的產品以及可接受的價格體系都是在當下產業形態下形成的,而企業的庫存則是在歷史產品和價格體系下形成的,與當下的消費需求顯然是存在脫節的,這成為需求動蕩時代產業發展困境的集中顯現。
富士康業績的虧損固然與全球性通脹帶來的綜合成本上漲有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顯然是其代工產品與市場需求間的不對接矛盾造成的。對整個產業來講,在需求動蕩時代,要讓用戶實現從選產品到訂產品的轉變,最大的變化不是在產品線上的變化,而是能夠實現對用戶需求的準確滿足,選產品的概念仍然是傳統工廠發展模式下的思維,而訂產品則真正讓用戶參與到產品創新過程中,將用戶與產品生產工廠直接對接起來,這與當前統帥電視倡導的工廠直發用戶模式頗為相似。
在這種新的產業發展環境下,想要單純依靠減員減產使企業走出困境是不現實的,因為這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市場需求與供應間的矛盾,企業要真正走出市場困境就必須將用戶納入到運營體系中,通過用戶參與式創新將產業發展的主導環節從產品供應轉變到用戶需求上,形成用戶需求驅動的新發展生態。只有這樣,動蕩時期更加凸顯的供需矛盾問題才可能被終結,整個產業才能進入穩健發展軌道。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