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小米電視是什么。
47吋LG/三星屏;超窄邊;高通驍龍600四核1.7G處理器;2G內存;8G閃存;WiFi雙頻雙天線;11鍵遙控器;頂配小米盒子;頂配Android游戲機……
生產方式:代工生產;代工廠:緯創資通(索尼電視代工廠)
銷售方式:小米官網自營
售價:2999元人民幣
配置并不稀奇,但是如此低的售價實在是無限的拉升了性價比,別說是“米粉”,很多非米粉都已經躍躍欲試了,但對不起,與早期的小米手機一樣,小米電視采取的依然是“低價+饑渴”的營銷方式,9月16日,只出售100臺工程機,而10月中旬第一輪銷售,也只會銷售500臺!
據了解,對于彩電企業來說,如此配置,如此價格,再加上如此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銷量,虧本是毋庸置疑的,小米董事長雷軍自己也承認,小米手機在銷量超過30萬臺后才開始盈利,而小米電視的盈利還無法預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量不夠大,小米可能會“虧的一塌糊涂”。
那么,小米為什么還要做電視?
先來聽聽“雷布斯”自己的說辭。雷軍說,小米做電視是貫徹“以手機為中心”的發展——小米要解決手機的兩個問題:輸入問題和輸出問題,輸出問題面臨的是屏幕太小,未來只能依賴電視屏幕來解決。而把電視看作大屏幕的電腦是小米電視的第一個顛覆性的想法,雷指出,小米電視和其他智能電視的區別是,小米將電視做成智能系統模塊,打開電視后,界面是視頻內容和游戲,也就是大屏幕的電腦多了一些APP。
歸根結底,還是雷軍的“手機中心論”在作祟,真的如此嗎?
先來看看小米的發展史:
一分鐘觀小米:
2010年4月6日 小米公司成立
2010年8月16日 MIUI首個內測版發布
2011年8月16日 小米手機問世
2012年8月16日 小米手機2與小米手機1S發布
2012年11月14日 小米盒子發布
2012年12月31日 2012年小米全年銷售719萬臺小米手機
2013年4月9日 發布MIUI V5、小米手機2S、小米手機2A
2013年7月31日 紅米手機發布
2013年8月22日 小米估值100億美元
2013年9月5日 小米手機3與小米電視發布,雷軍公布小米手機2/2S/2A累計銷售919.4萬臺
為搶占“入口”戰略布局
整體來看,小米是互聯網根基的手機公司,至多是一個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的互聯網手機公司,在2013年9月以前,小米公司的產品中唯一與電視產業相關的只有一個很快就夭折的小米盒子。
業內分析人士羅清啟也在嘗試剖析雷軍推出小米電視的真實意圖。羅認為,小米之所以頂著虧損的壓力做電視,是為了搶占一個重要的“入口”:目前的社會形態既包括現實社會也包括數字虛擬社會,而電視為成為未來數字虛擬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雷軍意即在此。
微軟(中國)公共事業部前戰略合作總監劉潤也贊同這一觀點。“定價2999元的小米電視的目標,一定不是滿足于生產電視機。它的目標,多半是通過電視機的占有率,搶占客廳入口,插手電視節目和電視游戲。”
在小米電視亮相不久,“知乎”上就出現了如下問題:“小米成立三年就涉足電視行業,是否低估了做一個好電視的難度?”名為鄧文博的一位業內人士給出了如下答案:比小米能不能做好電視更有意思的問題是小米為什么要做電視。我大體感覺跟未來“云+端”的布局有關,但目前還幾乎沒人能說清楚這路怎么走才能走向“云+端”。“小米想以云服務的能力來“重新定義電視”——‘窗口期’很重要,因為小米要做的事情不是與其他家電廠商競爭,而是利用這五年的網絡營銷優勢,在全國鋪設億級電視\盒子終端,再強健自己的服務云,以一個‘有很多方便的應用、電影、音樂’的電視產品與傳統廠商拉開差距,而不是比拼誰的電視顯示得更清晰。”
HCR分析師張本厚也贊同從互聯網公司而不是制造企業的角度分析小米電視。但他更傾向于“游戲才是小米電視的核心”,他對中國家電網說,小米電視的宣傳語中有一句“它是頂配的Android游戲機”,張認為,小米對其電視產品規格、視頻的宣傳,都是為了這一句話鋪路,“這才是小米在電視維度真正的殺招”。“目前互聯網市場,真正盈利的最主要就是兩個產品,一個是廣告,一個是游戲,在中國,游戲更是互聯網企業盈利的核心法寶。與其它智能電視發布時給出一些制作粗糙的‘體感游戲’或者簡單移植的平板小游戲不同,小米在游戲商店里,準備了較多質量較高的大型游戲,這也與小米對于其電視產品游戲性能的強調交相呼應,同時也是其對于其用戶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視’的一個精準闡述。而這部分內容,與小米已經搭建完善的系統內支付體系,也是小米電視構建其家庭娛樂中心的野心所在,這一點上,與Xbox One有著相似之處。”張本厚說。
為講好“小米故事”
除此之外,小米“驚人天人”的新估值,也讓業內對小米電視有了另一個角度的理解。
2013年8月22日,雷軍通過其微博證實小米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整體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以此估值,小米已經進入中國互聯網公司“四大”,排名在其前面的分別是阿里、騰訊和百度。據知情人稱,小米進軍智能電視市場、深化硬件戰略布局,是小米能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100億美元估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怡康家電研究總經理彭顯東在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稱,小米電視可能只是扮演一個講故事的角色,因為資本市場喜歡聽故事。
其實早在2012年11月——小米推出小米盒子不久后,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研究員楊崑在接受鳳凰網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小米進入互聯網電視行業,就是為了“融資”。“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小米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已經不具備早先的性價比優勢,小米手機的故事已經很難再講下去。而在這樣的智能手機競爭環境和資本故事下,小米為了獲得投資人的認可,就必須尋找一個新的故事講給投資人聽,而這個故事就是目前在中國剛剛起步的互聯網電視產業。”
評論人釋老毛在聽聞小米推出智能電視產品后,思考的第一個問題不是產品、產業,而是“小米為什么值100億美金?”他在雪球上發表評論稱,他本以為,小米能夠獲得100億美元的高估值,是引文二級市場的創業板泡沫蔓延到了一級市場,但在小米發布電視產品后,他開始“重新思考小米故事”。
他思考的結果與“入口論”不謀而合。他認為,小米手機不是手機,而是一個流量的端口,控制了端口,掌握了通道,(小米)就可以搭臺唱戲、招商引資、增值服務。以此類推,電視的大屏、電腦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機的小屏,每個屏都是流量的端口,都是互聯網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無論如何,小米都要拿下這些端口,也只有拿下這些端口,小米才能值100億美金。
搶占端口,符合一個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思維;講好故事、增加融資、提高估值,能夠實現創業者雷軍的很多愿望。在談及創業時,雷軍曾表示,“創業者最大的資產是夢想和100%股權,和大家分享夢想,再用最寶貴的股權去換人才、資本和資源,這就是創業過程。”
而歸根結底,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人才、資本和資源都需要一個夢想、一個“好故事”的支撐。正是依靠講好故事,小米以出讓股權的方式并購了多看,招攬來了王川和谷歌負責安卓產品的副總裁巴拉。
不過,想要在手機之外通過智能電視講好故事,絕非易事,電視產品的更新率更低,廣電總局的管控也比工信部更為嚴格……正如劉潤所言,做電視機,難;通過電視機切入電視節目、電視游戲,更難。“小米踏入的是電視的深入雷區,小米電視的前方,有萬丈深淵,小米需要小心,但同時也應該懷揣希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