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民網日前發布的《2011年中國廚電白皮書》顯示,整個廚電市場呈現出“群雄逐鹿”的競爭態勢。家庭擁有占比最高的品牌僅高出最低者6個百分點,龐大的市場與集中度不高,致使多種品牌紛紛涌入到該行業中,抓緊搶占市場份額。
獲得本報3C創新傳媒大獎創新產品及技術獎提名的萬和電氣總裁葉遠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本土企業的創新理念存在急功近利的成分,抄襲行為導致同質化現象一度泛濫,產品良莠不齊。“真正好的產品,是經受市場檢驗、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應該針對消費者安全、便捷、舒適的人性關懷需求進行技術創新。”
節能成廚電企業創新方向
2010年,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宣布,計劃在2020年將單位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40%-45%,并要求中國在各個領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后,2007年中國強制實施燃氣熱水器能效等級新標準,淘汰了效率低于84%的熱水器。2010年12月31日,GB24849-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微波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生效,要求3月1日后生產的小家電需貼加節能標志。葉遠璋認為,隨著低碳時代的到來,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及發展循環經濟獲得到了廣泛認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將成為新的市場爭奪點。
今年初萬和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隨后開始了加緊搶占清潔能源利用市場的步伐。據了解,萬和首期投入3.5億元資金,用于多能互補清潔能源集成熱水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11月22日,萬和實驗大樓正式掛牌,為萬和燃氣、太陽能和空氣能等清潔能源產品提供實驗支持,投資金額達6000萬。
截至今年,萬和在燃氣具領域十五次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取得了五百多項專利。葉遠璋指出,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組織體系建設、制定相應的技術創新發展戰略、建立產-學-研合作模式、引進研究人才是萬和持續突破技術壁壘的關鍵。“混合動力熱水器優先使用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條件不足時系統會啟動燃氣補充加熱,這三種加熱方式實現協同優化控制是技術關鍵點和最難點,萬和利用國家級實驗室,與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合作,借助專業的人才和研究成果,突破太陽能低溫熱利用、空氣源熱泵的冬季低溫、高效運行等等技術難題。”葉遠璋說道。
談及本土企業創新面臨的困境時,葉遠璋認為,技術創新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技術研發資金不足、企業急功近利,基礎性研究投入不足、廣東人才引進較弱制約著本土企業持續創新。
研發圍繞消費者需求做文章
人民網日前發布的《2011年中國廚電白皮書》顯示,各廚衛品牌的家庭擁有率均在10%以下,其中美的10%、萬和、華帝各占8%,方太9%,家庭擁有率相差僅為1%-2%,廚衛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不高,各品牌紛紛布局市場,以抓緊搶奪市場份額。
葉遠璋介紹,今年萬和以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快速切入市場,并且布局多能互補混合動力熱水系統的全國市場。此外,在開拓渠道上,除與傳統連鎖渠道進行專場團購外,還通過異業聯盟的方式,與建材家居品牌抱團合作。三四級市場成為萬和近年來布局的重點,據了解,萬和在全國現有專賣店7000多家,其中2/3在三四級市場。
萬和科技與研發中心總監鐘家淞認為,對消費者需求進行調研,以使創新技術與市場對接,對贏得市場份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此,萬和建立了產品中心,產品經理等部門及職能崗位以負責調查消費者需求的核心賣點,反饋到研發中心,共同進行新產品的開發。“針對適應中國家庭烹飪習慣,需要火力大又節能省氣的需求特點,萬和在灶具上采用了雙聚能內燃火技術,灶具的熱流量達4.2kW左右,熱效率達到63%,比普通灶具節省1/4以上的燃氣。”鐘家淞說道。
工信部網站消息顯示,2011年10月份,小家電零售額增速比上年同期明顯放緩,吸塵器、微波爐、電暖器等商品零售額同比均為負增長,其中食品加工機零售額同比下降36.86%,下降幅度最大;電暖器零售額同比下降11.55%.葉遠璋認為,今年廚衛行業市場呈現緩慢增長狀況,但個品牌市場銷售表現不一,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廚衛行業銷售增速放緩,致使部份品牌加速消亡,市場份額呈現向幾大品牌集中趨勢,加速市場洗牌,市場集中度將更高。”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