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調整高效節能空調推廣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惠民空調的補貼力度大幅調低,變頻空調也首次進入“惠民”視線。業內人士表示,《通知》的下發和實施,將加大高效定速空調的成本壓力,為變頻空調的普及帶來了新機遇,行業洗牌在即。
補貼直降七成 空調或漲價
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政”中,1、2級空調能效補貼將從原有的300~850元調低到150元~250元,最多調低600元,直降超過七成。記者采訪了多家空調廠商得知,他們大都在考慮重新定位價格,有部分廠家甚至在醞釀10%的漲價。
分析人士表示,從去年能效標準實施以來,廠家獲得了高額的節能補貼,以補償低價銷售的高能效空調差額。從美的、格力、海爾三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他們獲得的節能補貼分別達到6.2億元、3億元、1億元。補貼大幅縮減后,平攤到每臺高能效空調上來,大約每臺將有150~600元的成本由廠家或消費者承擔。這種成本壓力,廠家是無法全部承受的,因此提升銷售價格,讓消費者部分埋單也是在所難免的。
同時,也有廠家人士告訴記者,受原材料價格極速上漲、高能效空調壓縮機產能不足等影響,空調漲價的聲音一直此起彼伏。但由于空調新能效標準將于6月份實施,苦于清倉的壓力,空調企業并沒有漲價。6月份后,市場上均為高能效空調,加之節能惠民補貼減少,漲價可能一觸即發。
變頻首次進入“惠民”視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下發的《通知》首次提及“研究適時推廣變頻空調”,這意味著變頻空調首次進入“惠民”視線。業內人士表示,變頻空調雖仍未被納入補貼范圍,但變頻已經提上了推廣日程,增強了其被納入節能產品推廣的確定性,同時也增強了廠家加大研發的信心。
由于變頻空調被業界一致認為相對更加節能、環保,而被國內外知名空調廠家所廣泛研究,包括美的、海信、海爾、三星等廠家都在力推,然而價格因素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來想買變頻空調了,可是到了賣場后,發現定速空調的價格更具優勢,而且售貨員說不是定速空調費電價格才便宜的,而是我選購的定速空調能享受到國家850塊錢的補貼,所以才享受到實惠的。”曾購買了高能效定速空調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像李女士這樣出于變頻空調價格偏高的原因,而沒有選購的消費者還有很多。
奧維咨詢白電研究總監韓煜認為,節能惠民政策對定速空調補貼的縮小,將導致定速空調成本優勢減弱,將拉近變頻空調與高能效定速空調的價格差距,為變頻空調的進一步普及創造了條件。
行業面臨洗牌新局面
奧維咨詢白電研究總監韓煜認為,在成本壓力增長的情況下,行業洗牌在即。
他認為,用最少的投入實現產出的最大化,提高生產、渠道和產品的效率將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各家空調企業消化成本上漲的能力有強弱之分,產業配套完整、生產規模較大、品牌附加值較高的大品牌企業受到的沖擊將相對較小,而其他小品牌將有可能面臨出局的危險。
同時,記者走訪賣場了解到,隨著“新政”實施進入倒計時階段,各空調廠商也在紛紛行動,以求在“新政”正式實施前加大節能惠民空調走量。據包括格力、美的等品牌促銷員的介紹,由于廠家的規模降價,近一個月來,品牌銷量相對于去年一直處于翻番狀態。
“這也是廠家以最大程度減少‘新政’實施后對其自身的沖擊的重要舉措之一。”業內人士表示。
本報記者 陳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