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計劃提起訴訟。”國內一彩電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企業對此并不愿意發聲。日前,歐盟委員會對LGD、奇美、友達等5大液晶面板巨頭發出了總額6.5億歐元的罰單,理由是這幾家公司在2001年10月到2006年2月期間操縱顯示器液晶面板價格,去年美國商務部也進行了類似的處罰。
面板巨頭集體遭罰是蘋果、惠普等IT巨頭起訴的結果,然而在過去的6年中國液晶面板的采購規模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是否亦遭受了損失?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獲得穩定的面板供應,彩電巨頭只能“敢怒不敢言”。
加碼上游破解“屏困”
針對此次是否效法蘋果等企業發起訴訟,一企業表示無奈。“我們不掌握證據,希望一些組織機構可以做,企業自己不會主動上訴”。
隨著創維數碼凈利潤下降三成的半年報的公布,中國彩電行業2010年整體經營質量的下滑已經成為定局,收官在即,行業性的庫存危機和液晶面板價格的持續下降,讓彩電行業預期的黃金10年似乎已經漸行漸遠。
數據顯示,三季度彩電行業出現了2%的負增長。大量提前采購的面板跌價和庫存壓力,加上外資同行卷土重來大幅降價,財報數字很難好看,而中國彩電行業2010年第二季度甚至出現了一次集體虧損。
“過去5年彩電行業的表現猶如過山車。”帕勒咨詢機構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中國彩電企業的困境說到底都是因為屏殤。兩次訴訟,國產企業的沉默也說明,當整個產業失去上游部件的議價權時,中國彩電行業就危險了。
所幸國產企業突圍上游的努力已見端倪。記者近日從長虹獲悉,其等離子面板產品的單日最高綜合良品率已經達到91.21%,較高的良品率以及產業鏈的本土化使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優勢更加明顯。2010年初總產能達到216萬片的虹歐等離子屏一期工程全面投產,同時虹歐等離子一期擴產項目啟動,計劃形成300萬片的年產能,并在擴能基礎上通過后期建設最終形成600萬片產能,成為全球前三大等離子面板制造商。
此外,TCL、海信、創維、康佳等主流彩電廠商都通過合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液晶模組生產線,將對平板電視產業鏈掌握的程度從20%提升到60%.
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受挑戰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消費電子行業中最成功的模式無疑有兩種,一是蘋果模式,強大的終端產品與網上內容商店的完美結合。二是三星模式,依靠韓國政府的強大支持,三星、LG在液晶面板、等離子面板、OLED等領域全面布局,總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并且在半導體等領域布局,垂直產業鏈條的整合讓三星等成為了全球彩電行業的領導者,這正是中國彩電企業正在布局的。
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雖然中國政府不可能像韓國政府那樣集中投資三星和L G D的項目,但是這次電子信息規劃卻讓面板投資的熱潮提前到來。”其表示,如同三星電子一樣,長虹也要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超前布局,其中在3D電視、OLED電視、激光電視領域的研發早已開始。
此外,北京京東方8代線、深圳華星光電8 .5代線,以及剛剛獲批的廣州LGD 8 .5代線和蘇州三星7 .5代線都已在建或即將開工。
不過據D isplaysearch中國區經理張兵介紹,集聚效應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不過這也蘊藏著挑戰。企業進入模組以及等離子屏和液晶面板環節,供應鏈管理能力受到挑戰。隨著產能的提升,每一輪不景氣時候,價格大幅漲跌時,上游資源的采購會增加風險,管理成本增加。今年面板價格的一輪猛跌,加上市場預判錯誤,國內彩電企業高庫存帶來的跌價損失使其在與外資的競爭中,腹背受敵。今后,占有了更多供應鏈環節,國內企業需要的是更高的管理能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