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以下簡稱《通則》)將于7月1日起實施,智能家電產品將按照《通則》中的標準進行分級。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家電分級制度實施后,能很大程度方便消費者選購。同時,智能家電市場將重新洗牌。
1 智能家電無標準,消費者選購難
如今,在各大家電賣場內,打著“智能”招牌的電視、空調、冰箱等產品隨處可見。然而,究竟什么樣的產品才算是智能產品,不少消費者一頭霧水。
“什么樣的產品才算智能家電,智能化程度如何,消費者只能聽商家介紹。”市民楊啟發說,今年3月他購買了一臺智能電視,當時商家稱,電視安裝了安卓操作系統,只需一部采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即可實現手機無線操作電視的功能。但他使用時發現,手機和電視經常出現無法連接的現象。
家電經銷商周聰說,雖然目前不少廠家都在推出“智能家電”概念,但往往受自身技術水平限制,一些所謂的智能家電產品,其智能化程度十分有限。
此外,由于之前關于智能家電并無行業標準,商家是否夸大產品性能,消費者難以分辨。
2 國標實施后,消費者可按“級”購買
2011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通則》,并將于2012年7月1日起實施,智能家電無國標的現狀將宣告結束。
“《通則》根據家電智能化技術應用水平,對產品進行分級,消費者可據此評判智能家電到底有多‘聰明’。”周聰說,《通則》實施后,相關部門將依據家電的智能特性、智能技術、智能結構等3個方面,對產品進行檢測。智能家電最低為5級,最高為1級,經過檢測的產品將貼有智能化等級標志。此舉類似于現有的家電節能等級標志,消費在選購此類產品時可一目了然。
3 智能家電市場或將重新洗牌
周聰說,今后,僅靠炒作概念來吸引消費者的做法行不通了。目前,一些品牌平板電視主打的“云”概念,其實實用性與技術含量并不高,但價格要比普通電視貴不少。《通則》實施后,智能家電實行智能化評級,等級較低的產品,市場競爭力自然降低。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真正掌握智能家電核心技術的生產企業比較少,在相關國家標準出臺之前,一些研發能力不足的企業,還可以勉強在智能家電市場中立足,但將來該市場將可能被少量有實力的企業所占領。
對于消費者而言,《通則》實施后,必將會有更多智能化更高、實用性更強的產品可供選擇,智能家電的普及速度將加快。
名詞解釋
智能家電
智能家電是指采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并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智能化技術包含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和專家控制等。
智能家電一般分為兩類:一是采用電子、機械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二是模擬家庭中熟練操作者的經驗進行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隨著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各種智能家電產品不斷出現,如把電腦和數控技術相結合,開發出的數控冰箱、具有模糊邏輯思維功能的電飯煲等。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