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之辯:
“蘇東之戰”是一場子虛烏有的商戰。其核心是資本驅動,是兩種資本、及其所代表的兩種商業模式的明爭暗斗。
具體而言,第一種是傳統零售商的“觸電”,把電子商務融入其零售業戰略中,以蘇寧為代表。第二種,是資本型電商涉足零售,背后是高端IT人才結合境外風投資本,這一直是中國市場的主流。
對于資本型電商,有兩個經營前提目標:其一是“贏家通吃”;其二是估值不看盈利看銷售,即市銷率估值法。
故此,當傳統零售企業開始介入電商,如蘇寧的態度表明其決心已下,對資本型電商、及其背后的投資人的觸動便可想而知。
“你把蘇寧的資產負債表和所有電商相比,會發現它是最強的。”趙令歡對記者說,“我覺得這次最大的缺失,是他們80億發債的事情沒處理好,如果知道股市是這種反應,應先把話說明白再做。(沒有)與資本市場充分溝通,是蘇寧的軟肋與失誤。”
對于市場爭議其增持價格過高,趙則回應:“我們進的時候是12.15元,是定向增發,而非二級市場買股票,其差別就是錢是被公司融去的。這個機會在股價5.8元時不存在。”
成本之辯:
不如虧幾個季度以彰轉型決心
相較短期輸贏,投資者更關心轉型期的蘇寧能否控制成本,迎接真正的價格戰。
弘毅投資負責蘇寧項目的人士對記者介紹,線上、線下誰成本更低?這需要從規模的角度再衡量。對于線下來說,蘇寧前臺、后臺成本總和約在10-11個點左右。對于線上來說,管理、配送的成本很高。
“對線下而言,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后臺成本就攤薄下來。對線上而言,規模達到一定水平,配送成本下降不多,最多有些優化。同時,隨著價格戰的進行、克單價的下降,費用率反而提高。”該人士介紹。
對此,蘇寧電器董事副總任峻公開表示:“我們做單純的電商,已比他們便宜。如果做線上加線下結合的電商,因為線上投入有限,規模效應就出來了,那會更便宜。以后就沒有蘇寧易購了,統一叫蘇寧。價格戰打下去,我們一定笑到最后。”
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蘇寧電器短期財報令人失望。“我們對蘇寧短期利潤下滑有充分考慮,甚至鼓勵蘇寧大力度甚至不惜幾個季度報虧,來告訴大家這事已定,轉型必轉、轉型必成。”趙令歡表示。
同時,趙還說;“硝煙戰火過后,誰還站著?誰轉型的成功率最大?我認為蘇寧會是站著的。”
模式之辯:
在中國最可靠的是“人”
蘇寧及其投資人弘毅為何敢押注另類的零售商業模式——線上+線下?換言之就是“亞馬遜+沃爾瑪”?
從消費者習慣、從產品特點、從市場差異發展等角度,都只能論證線上、線下并存的零售業態長期存在,但實踐中尚未有一個零售企業可以兼容并包、協調發展。
“為什么投蘇寧?首先,蘇寧是零售業老大,張近東和他的團隊有過多次應對市場變化的成功經驗。其次,目前又到行業變局時,中國電商市場由于此前的培育,到了一個拐點,快速上規模、上利潤,我們就是希望獲益于這樣的成長。”趙令歡解釋。
趙深入分析,阿里巴巴是特別輕的業務模式,蘇寧代表的電商是相當重的模式,這對還沒錢、還沒做線下建設的企業,是壞事;如果已做了線下建設,則是好事。
對于投資回報,趙令歡表示可能會等5-8年,降低系統風險、提升回報。“其實在中國什么最可靠?人最可靠。就像前些年別人從中聯重科退出,我們不退。張近東守信有能力,為什么要找別人試?我對這些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么多年,還有創業激情、打拼精神。”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