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小米盒子的監管疑問正在發酵。上周四,小米公司在其官方論壇發布公告稱,因系統維護,小米盒子將于23日暫停視頻內容服務,開通時間將另行通知。很快,業內有消息稱廣電等有關部門開始著手調查小米盒子。有觀點認為,小米盒子可能是因為未獲得相關牌照,不符合廣電總局相關規定。
小米公司于本月15日發布了機頂盒產品小米盒子,定于12月正式發售。當時即有部分機頂盒生產商擔心,這一機頂盒業務打政策的擦邊球。
小米盒子所面臨的最大政策障礙,是廣電總局頒發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業內稱“181號文”)。根據該文件,要想做機頂盒只能選擇連接廣電總局批準的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機構設立的合法內容服務平臺。目前通過廣電總局驗收的平臺只有7家(即7大牌照方),分別是CNTV、百視通、南方傳媒、華數、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CIBN、湖南廣電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CNBN(央廣廣播電視網絡臺)。
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告訴記者,小米盒子的問題很可能是 “對政策理解不到位”,沒有充分考慮廣電的特殊性。目前面世的小米盒子工程測試機盡管集成了華數內容,此外還有不少直接與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等內容方直接連接的應用,將它們的版權內容直接提供給用戶,直接違反了181號文。
因為根據181號文,“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只能唯一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終端產品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具有唯一性。
不過,如果小米合作內容僅由牌照方提供,小米盒子最終很可能淪為一家純硬件廠商。這或許并非小米的初衷。
在小米與播控平臺及牌照商密切接觸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殺了進來。
樂視網也涉足電視機頂盒領域,其并不持有牌照,而是和CNTV合作:CNTV負責互聯網電視業務的整體運營和管理,提供符合廣電總局政策要求的內容分發平臺和播出控制平臺,向用戶提供自有和第三方的節目內容,進行播控審核。
而此前參加過盛大盒子研發的快播CEO王欣認為,不涉及內容運營,并不意味著會失去價值。
日前快播也推出電視娛樂服務的盒子業務“快播大屏幕”。王欣認為,如果以手機配件的思路來做“盒子”,盒子內容源僅來自手機,盒子本身并不涉及內容運營,則可規避政策風險。“快播大屏幕”就是僅作為從手機屏幕投射到電視大屏幕的“管道”概念來做。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