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向中國彩電企業提供新技術產品
熟悉我國制造業歷史的人都知道,2001年至2006年我國電視機市場更新換代頻繁,而且正值我國電視制造業成長的關鍵時期。那么,作為占據世界液晶面板供應量8成以上的這六家企業,他們長期組織實施的價格操縱行為,給我國的彩電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什么樣的損失和影響呢?
據發改委的調查顯示看,2001年---2006年期間,6家面板企業的報價信息,存在高度的價格一致,也就是說,同一時間段,漲和跌的幅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海爾黑電集團供應鏈總監孫群利:比如說同一個尺寸,同樣規格的產品,很少差距10個美金以上的。
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存:其實中國企業更多的是默默地承受,一方面是終端產品不能提價,不好提價,另一方面又要頂著上游供方價格的提升,雙重壓力是比較大的。
六家境外企業不僅掌控著液晶面板的價格,對于處在劣勢地位的彩電企業,他們態度更是極其傲慢。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大部分都是沒有正式的訂貨合同,就是一個訂貨的意向,有的時候通過口頭、郵件確認。有的企業好不容易拿一個訂單,上游面板企業的價格數量也談好了,結果到供貨的時間,一個理由就拒絕供貨。
發改委反壟斷局調查二處處長徐新宇:比如說1000萬臺,隨意就減成100萬臺。
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慧中:比如說啊,它一個規格,我們為這樣一個規格的模組我們設計好了產品,但是它這個產品它下馬了,這個規格下馬了我們前面投入的等于是白投了打水漂了。
不僅如此,強勢的液晶面板企業,只用美元現匯一種結算方式,液晶面板的最新技術,中國彩電企業更是要等到兩年以后才能得到。
發改委反壟斷局調查二處處長徐新宇:一般像3D不閃這些技術,在韓國都是一年前,兩年前的了,到我們中國,我們現在好像剛剛開始宣傳起來,當時我們調查的時候也發現,就是他們就規定好的,就是最新技術不得向中國彩電企業提供,要向優先向他自己的下游彩電廠提供,保持他們在市場上,技術上的強勢地位。
除此之外,彩電企業還必須接受這些液晶面板巨頭的另一條潛規則,就是只對占整機成本70%以上的液晶面板提供18個月的保修。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這些液晶面板企業普遍跟我們彩電企業在供銷的過程中,不簽質量擔保協議,但是整機企業,彩電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一直都是36個月,所以這里面就差18個月的質量保修的責任,是完全由彩電企業一家完成的。
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存:就好比說這輛汽車的整車都已經是(保修)36個月了,發動機卻不是36個月,合適嗎?不合適。
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往往我們這個電視(面板)供給我們之后從我們生產出來,再到物流環節,再到終端商場環節,最后到消費者手里, 假如已經超過了十八個月這個時間,電視機出了故障,它這個就不負責保修了。
正是一系列的霸王條款,讓那時的我國彩電企業兩頭受傷。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一個是我們彩電企業的客戶,會要求我們進行索賠,賠償,要求賠償,同時呢,我們彩電企業的聲譽也下降了。
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最終傷害的肯定是消費者,因為成本過高,最后的這個成本一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聯播觀點:對壟斷國企也要敢管敢罰
此次發改委對境外企業首開反壟斷罰單,在讓我們看到監管部門規范市場的決心的同時,也讓我們不由得生出了更多的期望,面對國內比如石油、電信等大型國企利用自身壟斷優勢,隨意左右價格的霸王行為,我們希望監管部門也能大聲地說不。
來源:經濟信息聯播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