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商業業態,電子商務成為事件最多、變化最大的商業領域。2013年,不同規模和不同類型的電商企業都迎來了新的發展環境和競爭格局。2013年只剩下19天,經過各種熱火朝天的競爭后,我們來看看電商這一年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大型電商燃起平臺之爭
今年7月,一年未公開露面的京東CEO劉強東為POP平臺站臺,語出驚人,直言“開放平臺做不好,京東必死無疑”。這也拉開了大型電商的平臺之爭。在京東的規劃中,開放平臺將在未來承接50%的銷售額和業務量,與京東自營商品各占半壁江山。
在此之后不久,更名后的蘇寧云商也開始發力開放平臺。在10月的開放平臺大會上,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宣布蘇寧云臺三免政策,用成本優勢吸引商家入駐。擁有QQ網購超級平臺的騰訊電商隨后加入戰局,不僅將QQ網購和QQ商城合二為一,將原平臺30%的優質商家放入QQ網購,還把易迅賴以成名的“極速達”物流向第三方賣家開放。
事實上,在今年之前,包括京東、蘇寧、國美在線、亞馬遜中國、1號店和當當網等電商都開始建立開放平臺,但一直沒有把開放平臺放到與自營平等的地位。在行業發展到2013年后,開放平臺的止損盈利功能讓仍在虧損狀態中的自營型電商看到翻盤良機。
在商家看來,大型電商紛紛開始發力開放平臺,對企業而言雖然增加了開店成本,但的確做到了“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不過目前,天貓仍占據了大多數平臺流量。
互聯網品牌謀轉型
在規模型平臺爭相開放的同時,互聯網品牌卻在“垂直化”轉型。今年一度希望轉型為平臺性質的凡客,在遭遇接二連三的問題后再次反思,借助小米化的“爆款”模式回歸“互聯網服裝品牌”。
據凡客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凡客的“小米化”正在按部就班地實施,但真正看到效果還需要等到明年秋冬季節。此前,凡客一直是“規模導向型”企業, 將自己定義為“B2C平臺”,資本也會要求規模效益。在這樣的壓力下,員工的注意力都沒有盯在產品本身上,而是為了完成既定的SKU數量和規模效益。在擴 張到極限時,凡客的SKU數量曾達到十多萬,目前已經精簡到數萬級別,到明年秋冬有可能砍到數千級別。
此前由鞋類電商平臺轉型為品牌電商的樂淘,今年也做出了新的變化,希望轉型為個性化的定制電商。此前樂淘曾經歷了規模型平臺和垂直類品牌電商兩個階段,但都沒有堅持下來。有業內人士認為,定制化的C2B模式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新生力量逆風飛揚
凡客的小米化戰略很大程度上來自小米在去年和今年的爆紅。今年電商領域的競爭進一步加劇,處處是紅海。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小米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132.7億元的銷售額,賣出703萬部手機,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280億元,到后年突破1000億元。
今年,小米創造了不少銷售奇跡,除了讓國產手機品牌成為搶手貨外,還依靠小米盒子、小米電視等衍生產品拓展市場。在今年電商“雙11”購物節當 天,小米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額超過5.5億元,在銷售榜單中遙遙領先。在業內人士看來,小米的成功源于其對產品的精細態度,超乎用戶預期的產品永遠是企業贏 得市場的最好手段。
在小米的火爆背后,有觀點認為其優勢在于品牌型電商的自主性,渠道型品牌仍難有建樹。今年下半年,酒仙網用鋪天蓋地的推廣和創新的營銷方式將這 樣的觀點打破。經過了垂直電商寒冬和“國八條”對白酒行業的雙重打擊后,酒仙網不僅沒有垮掉,反而逆勢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酒水零售電子商務網站。數據顯 示,今年上半年,酒仙網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10倍。天貓“雙11”的2.21億元銷售額和剛剛拿到的D輪融資,更讓業界看到了垂直電商重振市場的信心。
生鮮電商戰火紛飛
冷鏈物流的發展讓生鮮電商在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6月,天貓和天天果園推出的團購,吃掉了美國168噸新鮮的美國車厘子,讓業界為之震動。 而生鮮電商之間開始戰火紛飛也是在今年夏天。當時,順豐優選和本來生活網展開了“荔枝大戰”,一家在地鐵站免費派送,一家深入寫字樓派發荔枝券。沱沱工社 則主打全產業鏈,從農場到配送全部把控到手。
團800副總裁徐歡認為,盡管生鮮電商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值得看好,也有人在不斷嘗試,但到現在仍然沒有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模式,其主要難 點其實還是在于生鮮這樣一個完全非標準化的產品,做成一個大而全的平臺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現在更多的生鮮電商是從單品類,尤其是高端品類進行切入。而京東 則希望依靠O2O的商業模式將平價菜也納入到生鮮電商的勢力范圍。其與山西唐久便利店合作的O2O項目即將在明年初推出生鮮1小時送達服務。
貴族沒落遭市場忽視
在熱鬧紛呈的速度競技和模式競爭中,也有不少曾經的大佬和巨頭漸漸失聲。
曾經風靡一時的“中國B2C第一股”麥考林在今年延續了巨虧態勢,股價頻跌。而財報的長期暗淡,也讓其連續四個季度在電話會議中遭到分析師冷落。迫于資金壓力,其CFO張磅也將在明年初離職。有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業績,麥考林退市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對于目前急于上市的國內電商而言,麥考林卻成為了絕佳的殼資源。
另一個上市的B2C企業當當網也沒有迎來第二春。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當當網在以自主營銷為主的B2C購物網站中份額約占5%,在整個B2C市場中約占2%,而在五年前,當當網還占據以自主營銷為主的B2C購物網站中近15%的份額,位列行業第三。當時,李國慶和劉強東還會因為“賣貨”而打口水戰,但現在京東獨占半壁江山后,當當的話語權已逐漸喪失。
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商行業雖然格局初定,但企業的發展和份額仍處于不穩定狀態。即使目前占有優勢的企業,如果不在創新和開拓上趕上行業節奏,仍有可能在兩三年內掉隊。(來源 家電網hea)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