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千億格力的光鮮一面背后,隱藏著格力野蠻克扣員工數千萬獎金,涉嫌違規壓榨員工的陰暗一面。這一面不為人知,卻飽含來自內部員工的積怨,或是來自外界投資者的擔憂。
“出口部同事被克扣600萬年終獎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格力內部還有很多克扣員工的事例,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敢怒不敢言。”近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一名中層管理者向記者透露。
而據記者獨家獲悉,在2012年格力董事會換屆之后,格力公司領導就壓住格力電器中層干部2011年和2012年兩年的年終獎金遲遲不發,直到2013年下半年終于發放下來了,但大多數人的獎金卻被大幅縮水。
而更為嚴重的是,從2011年到現在,所有格力子、分公司和空調各生產基地的中層干部骨干獎金至今未發,涉及數百人員,按以往獎金標準,國內幾個空調生產基地,包括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等生產基地在內,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而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去年,董明珠從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處高調挖來了被譽為“警界新星”的原處長陳偉才,作為分管人事工作的副總裁陳偉才,因為多次為員工爭取獎金等利益,“也被董罵了許多次”。
同時,記者獨家獲悉的數份內部郵件也顯示,格力涉嫌向員工強制攤派產品的銷售任務,甚至向中層干部下達了年銷售10萬元的任務,占個人績效權重10%。
日前,格力電器披露2014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20.03億-22.70億元,同比大增50%-70%,遠超市場預期。而根據此前的業績快報,2013年格力實現營業總收入1200億元,同比增長19.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46.53%。
格力電器不僅逆市實現了一年200億的增量,其去年通過的2012年年度分紅方案也刷新了格力歷年來的分紅史,更成就了企業掌舵者董明珠的創富紀錄。
然而,當格力電器的業績一次又一次攀上新的巔峰之時,其在企業管理及商業道德上的作為則愈發萌生受人詬病之處。
“格力電器2013年一舉創下108億利潤的靚麗業績,這個成就是廣大干部和員工一同創造的,但員工非但沒有享受到企業發展成果,連應得的獎金都沒有保障。不僅如此,公司還向員工強制攤派銷售任務,這樣的做法太失人心。”上述中層人士向記者抱怨。
被指克扣數千萬獎金
2012年5月份,在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中,董明珠接棒原董事長朱江洪,成為格力電器的掌舵者,兼任董事長及總裁職位。上任后的董明珠,在各大場合都不忘將格力描述成一個“以人為本”的企業,縱談其人才管理觀。
董明珠曾表示:“作為一個技術驅動型企業,格力電器把員工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把和諧的勞資關系當成核心競爭力。”在用工成本越來越高昂的今天,格力電器聲稱每年將為員工平均加薪10%,同時提供良好的晉升機制以及各種激勵機制,董明珠在接受專訪時提出的“要使一線員工達到一人一居室,婚后兩室一廳的住房水平”,甚至一度被傳為佳話。
不過,格力總部一名中層管理者陳飛(化名)卻向記者指出了另一個令人震撼的版本。
“別的不說,董明珠上臺后就壓住格力電器中層干部2011年和2012年兩年的年終獎金不發,直到2013年下半年才終于發放下來了,但大多數人的獎金卻被大幅縮水。更慘的是,從2011年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所有子、分公司和空調各生產基地的中層干部骨干獎金至今未發,涉及數百人員,按以往獎金標準,國內幾個空調生產基地,包括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等生產基地在內,合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陳飛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格力總部下發通知,要求把所有子、分公司的部門、分廠撤銷,一律變為科室、車間,而且還要壓縮干部編制,這樣一來,子、分公司原來所有的部長、廠長就變成了科長,原來的科長只有變為組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待遇,節約所謂的管理成本。由此一來,所有子、分公司只有科室沒有部門,這樣的架構本身就顯得非常可笑,而且這不但是否決了骨干獎金的發放,也是否決了子、分公司干部的定位”。
出口業務部的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證實,此前被曝光的2013年冷凍年的600萬年終獎至今仍未有著落。
去年格力一個關注度極高的新聞,便是董明珠從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處高調挖來了被譽為“警界新星”的原處長陳偉才,當時董明珠多次表示欣賞陳偉才是個“非常優秀的人。”
但今年兩會期間,當被問及陳偉才的表現,董明珠的評價卻顯得頗為保守:“目前來說只能算是良好吧。”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董明珠一手選撥提起來的分管人事工作的副總裁陳偉才,因為多次為員工爭取獎金等利益,也被罵了許多次。
對于格力克扣數千萬骨干獎金及降低子公司干部編制的信息,記者嘗試聯系格力官方人士進行求證采訪,不過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及市場部媒介科科長蔣育新的手機均無法打通,市場部部長龐爽則表示其正在休假中,無法接受采訪。
2013年7月3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2012年度的股東分紅將實現“10股派10元”的分配方案,這令格力瞬間被冠以A股市場“最慷慨”公司之頭銜,刷新了歷年來的分紅紀錄。格力電器以總股本30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0元現金,整體分紅規模超過30億人民幣。據記者了解,在此之前,格力電器年年實現分紅,其2011年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派5元,分紅金額超過15億,而據記者統計,自1998年至今,格力電器分紅總數超過80億人民幣。
上市公司的持股高管無疑成為高分紅的直接獲益者。董明珠憑手中所持的2114.88萬股,在該次分紅中收益將近2115萬元。據統計,董明珠6年來僅從格力電器獲得的分紅收益就超過4800萬元,按今年4月15日收報30.12元/股計算,董明珠目前所持股份市值超過6.3億元,堪稱杰出管理者的創富傳奇。
在陳飛看來,很多中干都是跟著格力一起成長起來的,為格力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卻無緣分享企業穩健發展的豐厚碩果。
“幾年來工資沒怎么漲,很多人只拿著五六千塊錢的月薪,不少中干生活壓力非常大。”陳飛向記者談道,“我們現在對這份職業十分猶豫,左右都不是,如果留下來,每月的薪酬回報又與付出不匹配,如果選擇現在就離開,那這幾年的獎金就全泡湯了。”
強制近8萬員工購買產品
記者獨家獲悉的一份格力內部今年2月份通知的郵件顯示:“格力系統全體員工2014年度內需自主購買或推薦銷售四件套公司產品任務—冰箱、凈水器或空氣凈化器、空氣能熱水器、家用空調各一臺。請各位領導口頭通知傳達。”同時,財務部列出了公司在農行的指定賬戶作為“各種方式得來的推薦機款項打款戶口”。
這是否意味著,格力要將全體員工都訓練成推銷人員,投入銷售隊伍?
珠海格力一名基層管理干部李麗(化名)向記者表示,格力向所有員工攤派銷售任務,這對待遇不高的員工來說,自購或銷售總額至少近兩萬的四件套猶如雪上加霜。公司去年就已經開始要求干部人員必須自購售價近兩萬的晶弘冰箱,還有抽濕機、凈水器、熱水機等產品。
記者收到的另一份格力企管部于2013年6月份下發的通知,則給公司所有干部下達了年銷售10萬元的任務。干部推薦選購公司產品金額將與干部年終績效掛鉤,占個人績效權重10%。通知同時規定,為了公平起見,對于部分單位利用公司業務關系要求供應商、招商方等相關方購買的格力產品,不得計入干部個人名下。
“銷售對象只能從親戚、朋友、同學等入手,有的人買回來只能低價處理,有的家里甚至放了好幾臺冰箱等產品。讓并不擅長營銷,本是搞研發、質量、生產、后勤等工作的人員跑去賣空調,本身就是件可笑的事情。”李麗向記者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