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年之久的白色家電業務整合計劃在海爾集團重新提上日程,在海爾最近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就歸屬于香港上市公司的洗衣機和熱水器納入A股的整體方案達成了共識,如果股權激勵獲得證監會批準,這一方案有望在年底前得到實施。
白電回歸A股提上日程
海爾白電業務整合計劃在2003年就已浮出水面,整合期間經歷了諸多波折。
2003年2月28日,青島海爾對外披露:海爾集團正在考慮向海爾中建(海爾電器前身)注入集團擁有部分或全部白色家電資產,其中包括海爾集團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的青島海爾的全部股份。
“海爾此前的意圖很明顯,通過香港上市公司來加強其國際化路線。”招商證券分析師畢巖表示,但歷來A股給公司的市值比較高,能最大程度發揮家電企業在資本平臺上的價值。
直到2006年股改后,海爾白電業務整合計劃才徹底改變,由H股回歸A股。然而直到目前,海爾白電整合計劃的時間表才最終定了期限,海爾集團透露,白電整合計劃有望在年底前完成。
“之前是因為對價問題和香港上市公司標的無著落,這一整合計劃被擱淺。”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香港小股東話語權比較大,只有增持到一定比例才能合并財務報表。直到2008年,海爾高管在上市公司的債權行權結束,這一計劃重新提上日程。
但是,方案的可行性一直是擺在青島海爾面前的難題。海爾中建的股東成份中,海爾集團及青島海爾的一致行動人占據75%的股份,其中,青島海爾占20%,流通股東占25%。
“青島海爾不能在二級市場買賣,否則面臨退市風險。”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只能通過其他集團購買,青島海爾必須增持到30%,而這些都需要保證各股東的利益。
另外,海爾實現白電業務整合必須在股權激勵方案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前提下。
加速白電資產整合
今年第一季度,青島海爾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降了17.43%和39.89%,但白色家電一直是上市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海爾年報顯示,冰箱、洗衣機、熱水器依然是盈利的重點,其中,冰箱占據了總營業收入的27.51%。
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1-5月份,海爾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分別占到25.82%、31.67%、21.17%,超出排名第二位品牌10-20個百分比。相比前三大白電產品,空調成為海爾的軟肋,甚至有被擠出前三的趨勢。
而為了加速白電資產的整合,海爾集團總經理梁海山親自掛帥,并承擔了空調事業部的考核指標。
與此同時,海爾利用境內外兩個資本平臺來加速對白電業務的整合。
“雖然海爾集團曾嘗試并購惠而浦、在美國生產自有品牌卡薩帝等進軍國際,但效果并不理想。但海爾在海外市場涉足白電業務的收購腳步一直未停。”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海爾洽購GE白電業務在8月份會見分曉。”而這一切,都顯示出海爾在白電業務整合方面的力度和決心。
增強青島海爾獨立性
最近一個月,海爾上市公司公告不斷,從5月12日股權激勵方案出臺,到收購新西蘭家電品牌斐雪派克20%股權。這些消息刺激了海爾股價的上漲。
“這所有的消息,都是為海爾白電業務回歸A股做鋪墊。”海爾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第一步,將海爾電器旗下的洗衣機和熱水器業務納入A股;第二步,將海外白電業務納入A股,最終實現海爾白電整體回歸A股的計劃。
而很少在二級市場增持股權的海爾集團與海爾創投在一個月內兩次增持了青島海爾的股份,并表示在未來一年內將繼續增持。
這一舉動也被看做是青島海爾的前期鋪墊。“除了海爾集團和管理層對青島海爾未來發展的信心,還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市場對青島海爾成為未來集團資本整合平臺的預期。”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王稹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將白電資產全部注入青島海爾,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海爾集團目前與上市公司產生的關聯交易較大,目前采購和銷售仍然統一由集團公司來掌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競爭力。(來源:艾肯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