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和他一手打造的樂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在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賈躍亭涉足硬件后提出的樂視生態概念讓樂視網沖上創業板最高市值,但隨著廣電極具針對性的互聯網電視監管政策出臺,樂視生態未來的可持續性遭遇市場質疑,此前光環下掩蓋的隱憂也逐一暴露。賈躍亭近三個月多次質押股票及樂視新的非公開股票發行計劃表明,樂視生態還遠未到實現良性循環的階段,在樂視重新謀劃牌照方合作的期間內,如何維持樂視的高股價、如何填補樂視致新的資金缺口成為賈躍亭的當務之急。
硬件業務導致資金鏈斷裂風險
樂視發布的公告顯示,樂視2014年第一季度的終端成本達到4.7億元,占營業成本的58.52%,這一數據在2013年全年為6.9億元(占比為41.25% )。
樂視的終端成本來自于超級電視和盒子生產商樂視致新,樂視致新2014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凈虧損8800萬元。
由于樂視超級電視和盒子還未產生服務費,樂視致新每季度4.7億左右的虧損將持續(考慮到盒子暫停銷售,而虧損主要來自電視,樂視致新虧損很可能進一步擴大),顯然,樂視致新需要不斷注入新的資金才能維持穩定運營。
今年6月,樂視網和鑫樂資產管理分別用現金方式對樂視致新進行增資5億,其中樂視網投入自有資金4.5億,樂視致新的估值達到16億——2013年4月,樂視致新估值為6.5億元左右,當時,富士康間接控股的冠鼎建筑工程以1.3億元投資獲得20%股份。
在2014第一季度,樂視網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7億,加上融資等總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2.84億,期末實現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7億,此次投資后,樂視網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下降到4億左右,相比優酷土豆、搜狐等上市公司,現金儲備嚴重不足。
從上述數據分析不難判斷,樂視致新發展所需要的持續資金投入,樂視網自身的廣告收入和版權分銷收入無法保障,樂視網接下來的資金鏈確實面臨考驗,這也是樂視網不得不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原因。
賈躍亭三個月內質押股票獲款19億
事實上,賈躍亭個人已經通過不斷的股票質押來解決樂視網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只不過,截至今年7月,賈躍亭已經質押其持有的樂視股份總數的70.52%(占本公司總股本的31.17%),通過這種途徑獲取的融資已經有限。
從2014年5月至今三個月內,賈躍亭共進行了5次股票質押回購交易,共計質押1.587億股,占其持股的42.68%。
某券商投資經理向騰訊科技透露,目前行業對于股權質押率普遍要求是主板50%、中小板40%、創業板30%左右。
簡單按照相應時間段樂視40元的股價均價、以及創業板通行的30%左右質押率計算,賈躍亭三個月內質押1.587億股份獲取的資金竟然高達19億元左右。
據騰訊科技了解,今年部分券商對創業板個股設置的質押率事實上已普遍超過三折,比如推出5000元起小額股票質押融資業務的中山證券為質押一年期以內的創業板個股開出4.5折、中小板個股5折的質押率。
樂視資本迷局:賈躍亭3個月融資19億要干什么?
賈躍亭將要拿這些資金干什么?樂視發布的公告中僅表示賈躍亭出于個人資金需要進行股票質押,外界尚無法得知其所融資金具體的用途,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賈躍亭個人融資顯然是用于樂視多項業務的發展。
智能手機和汽車或將成為樂視接下來要講的新故事。
不過,頻繁的股票質押也帶給賈躍亭和樂視極大的風險,按照大部分股票質押風險防控標準,樂視必須要保持股價至少在25元左右運行,否則賈躍亭將需要向抵押方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股票。
而這也回到最原始的問題,樂視生態的故事能否繼續向資本市場講下去?
樂視資本故事:投資者還會買單嗎?
2014年1月,樂視網市值沖到410億元高位,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公司,賈躍亭也躍升為創業板首富,要知道在三年前的2011年1月,樂視網市值還只有48億元。
在很多國內上市公司分析人士看來,樂視最成功的一點在于,把公司成長路徑、策略、邏輯要策劃得非常好,讓投資者和分析師眼前一亮,善于讓外界看到未來業績良好成長的希望。
具體而言,這就是賈躍亭提出的“平臺+終端+內容+應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樂視生態模式,推出超級電視和盒子、收購花兒影視等策略都不斷推到了樂視股價上漲。
而樂視也通過廣告、高頻度的發布會和投資者交流會,試圖讓視頻和電視行業顛覆者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近日,業內再流出樂視進軍新能源汽車的傳聞,據騰訊科技了解,這應該是樂視和北汽達成的一項合作,將在汽車中植入樂視的操作系統或影音服務。
事實上,樂視還真的打動了調研過上百家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在樂視網市值一路高漲的過程中,機構投資者是不可忽視力量。
來自Wind金融咨詢的數據顯示,2011年末有11只基金持有樂視網,而2013年末,則有37只基金持有樂視網,這也是樂視網市值飆升的關鍵時期。到了今年二季度,則共有42家基金持有樂視網股票,占總股本的6.94%。
一位業內基金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也調動了普通個人投資者對樂視的投資熱度,對于樂視網的市值影響很大,而正因如此,樂視網也十分看重與機構投資者的交流。
受廣電總局將處罰樂視的傳聞影響,今年7月16日、7月17日,樂視網股價兩天累計跌幅達20%,而16日在龍虎榜賣方前五中有四個機構席位,這也促使樂視網緊急停牌,在7月18日召開投資者交流會。
一位TMT行業研究員曾透露,中金是最看好樂視網的一家投資機構,樂視網出現變動,同行都會第一時間去咨詢中金的研究員。據一位參加了18日當天電話會議的機構人士透露,當天會議提出問題最多的就是中金公司的投資經理。
而對于現在的樂視而言,能否延續資本市場的神奇表現,關鍵在廣電監管沖擊波下,能否在互聯網電視業務牌照合作上快速取得實質進展。
牌照合作進展定成敗?
在樂視生態模式中,賈躍亭設想了多種盈利模式,包括電視和盒子終端的視頻點播付費、電視端的廣告收入、應用市場的分成等等。
但廣電總局近一個月關于互聯網電視出臺的嚴厲監管政策,則讓樂視生態模式的前景蒙上陰影。
廣電總局規定,電視盒子產品不得設立視頻網站專區,在互聯網電視業務中,視頻網站不得自行設立內容平臺,只能向播控平臺和內容平臺提供內容。而樂視也被廣電總局暫停了和所有牌照方的合作。
樂視盒子對公司整體的影響可能并不像樂視所對外聲稱的那么小。樂視前不久披露,其今年2014年1-6月份的機頂盒銷量(含訂單)約為125萬臺,雖然硬件利潤不高,但是按照樂視的設想,樂視盒子 New C1S在購買6個月后用戶便需要交樂視網TV版290元半年服務費,樂視盒子C1S則在12個月后交490元的全年服務費,如果樂視無法在廣電總局允許的模式下順利收取服務費,這對樂視未來一年后的潛在利潤收入將帶來數億級別的影響,而這可能包含在投資者此前對樂視的市場預期之內。
樂視超級電視累計銷售90萬臺,2014年1-6月份的銷量(含訂單)約為70萬臺,按照樂視規劃,用戶購買24個月后收取980兩年的服務費,從8月初開始計算的話,樂視所售電視一到兩年之后將產生新的增值收入,也意味著,樂視在終端業務上一到兩年內都面臨持續虧損的局面。
根據公告,推算樂視超級電視今年一季度的銷量約為20萬臺,按照樂視致新一季度的虧損金額計算,其銷售一臺電視約虧損440元左右。
因此,樂視一方面需要補充現金流,一方面需要迅速解決牌照問題,繼續樂視生態模式的故事。
事實上,樂視也迅速宣布了將戰略入股重慶廣電控股的重慶有線,并由樂視網與重慶有線共同出資設立新的子公司,由重慶廣電曲線申請互聯網電視牌照。
但值得注意的是,廣電總局已經對外表示停止發放播控平臺牌照,只允許申請內容牌照,這意味著樂視最多將獲得互聯網電視內容牌照。
挑戰在于,目前七大播控平臺牌照方都有自己的內容牌照,是否會有和重慶廣電第三方內容平臺合作的意愿?
“如果樂視沒有牌照、與七大播控平臺又無法合作,那么他上游的內容做得再好,也難以傳輸到自己的終端超級電視上。這樣,超級電視與普通電視沒有區別,肯定無法實現閉環,更尷尬的是,超級電視銷售帶來的利潤并不樂觀,更難提電視帶動的服務收費。”一位證券機構分析人士表示。
留給樂視的選擇并不太多了,除了搜狐,其他有視頻業務的公司也已紛紛和牌照方綁定,優酷土豆已向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牌照方國廣東方投資5000萬人民幣,獲得國廣東方16.67%股權;騰訊與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旗下的未來電視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入股華數;風行網是百視通子公司,愛奇藝則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蘇電視臺共同成立了互聯網電視的運營合資公司——銀河互聯網電視有限公司。
毫無疑問,所有樂視網的投資者都在等待,廣電監管下整改之后,樂視網能盡快和七大播控平臺牌照方達成合作,解開懸而待決的資本迷局。(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