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婚姻都出自愛情,但他們仍有足夠理由迸發出激烈的火花。
8月10日,阿里巴巴與蘇寧宣布“大婚”。消息被封鎖到最后一刻,當天下午4時,蘇寧以公告形式確認:阿里巴巴與蘇寧云商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 里巴巴集團將投資約283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云商的非公開發行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云商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蘇寧云商將以 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
馬云和張近東雙雙出現在現場,關于聯姻雙方的解讀略有不同,張近東說,“阿里和蘇寧,一個從線上到線下,一個從線下走向線上,雙方都到了互聯網 的十字路口。在這個歷史關頭,要么彼此沖撞,此消彼漲,要么彼此融通,相得益彰。”馬云說得更直接,“既然傳統活得也不好,互聯網企業活得也不好,我覺得 合在一起就應該活得很好。”
兩個主角的特殊性,讓這場聯姻足夠被記入中國零售商業史。“但是這場婚姻暫不會對中國零售產業產生強烈撞擊,更直接的改變是加劇競爭,線上線下的巨頭都走到了蛻變的關鍵時刻”。易觀智庫分析師卓賽君認為。
阿里“復雜”的生態圈
馬云很早就開始決心將阿里巴巴打造成難以復制的“生態圈”,并且希望它越復雜越好。
這一點在阿里上市前,馬云已經想得很清楚。這反映在阿里上市招股書中的致投資者的信中。其中最頻繁出現的字眼就是生態系統。關于復雜的生態系統 的優勢,馬云也有注解,“這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注定不會呈現簡單的商業模式……因為我們復雜的系統,也讓競爭者不容易輕易模仿”。
如果從這一點上看,就很容易想清楚阿里為什么一直在變,并且和蘇寧走到一起,何況還有諸多抱團取暖的理由。
基礎電商業務增長放緩,電商逐漸走出紅利期被認為是阿里逐漸將生態戰略由內往外擴建的根本原因。以阿里最新披露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 示,阿里的營收、交易總額,以及淘寶平臺交易額增速均呈放緩趨勢。阿里2015年Q2營收為人民幣202.45億元,同比增長28%;2015年Q1營收 為人民幣174.25億元,同比增長45%;2014年Q4營收為人民幣261.79億元,同比增長40%;2014年Q3營收為人民幣168.28億 元,同比增長53.7%,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呈下降趨勢。
另外一面,將注意力投入線下的成果并不明顯。阿里與銀泰的合作開始較早顯效較慢,2013年“雙11”開始,天貓即與銀泰達成戰略合作,去年3 月阿里更是戰略投資銀泰商業,持股9.9%。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兼任銀泰商業董事局主席后,啟動銀泰商業的轉型,核心方向亦是線上線下融合。
但是這一切并沒有擁抱蘇寧來得直接,蘇寧線下的1600家實體店、以及自建物流的重要進展都能與阿里形成強勢互補關系。據張近東透露,蘇寧物流 體系包括452萬平方米倉庫,12個分揀中心,60個區域中心,300個城市分撥中心,5000個社區配送站。除滿足自身需求,將逐步向第三方、第四方開 放。
兩者聯姻的更深含義
對于蘇寧而言,經歷了幾年艱苦的互聯網轉型已經進入瓶頸期。關于與阿里的互補,張近東也想得很明白,“通過阿里的平臺,服務更廣泛的用戶,憑借 自身商品經營的優勢,大規模地發展銷售,在擴大線上的同時,也升級了線下,并借助阿里的大數據,推動定制時代的到來。”簡而言之,借助阿里的線上流量與數 據優勢進一步推動蘇寧向互聯網轉型。
兩者聯姻的另外一層含義被認為是阻擊共同的對手京東,實際上更深的涵義可能在于拉高競爭門檻,強化各自的平臺戰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 教授陳威如看來,Facebook、Groupon,阿里巴巴等都是典型的平臺模式公司。關于平臺模式的公司如何取勝,陳威如認為,“把供需結合放在了同 一平臺,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生產效率,使消費者的價值需求得到了更大滿足。這就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精神,發展共贏生態圈,從競爭到協同,把敵人變成合作伙 伴。”現在阿里顯然深諳此道,增加平臺生態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即使是有競合關系的蘇寧。這一點卻是自營起家的京東需要左右權衡的。
2013年開始劉強東明確對外表示,“開放平臺是京東未來盈利的希望,如果開放平臺沒有做成功,京東將必死無疑。”但是整合垂直供應鏈起家的京 東,做平臺有一個天然的軟肋,自營與開放的合作總需要左右手平衡。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卻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阿里未來5~10年的戰略,是以服務商家 為核心的電商平臺升級。
游戲規則的改變
盡管雙方的閃婚被披露為一拍即合,張近東和馬云惺惺相惜,雖然只見了兩次面,就促成了此次重要的合作,這表現了張近東罕見的開放性。2013年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次演講中,張近東談到轉型中的方向,“未來的零售企業不獨在線下或者線上,一定是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純電商模式只能是過 渡”。
在卓賽君看來,此番聯姻至少給蘇寧帶來三個方面的改變:阿里的互聯網品牌資源注入,加速蘇寧互聯網轉型速度,改變蘇寧傳統零售渠道形象;其次是阿里流量資源注入,加速蘇寧百貨化,為蘇寧門店帶來客流增益;而阿里百貨供應商資源注入,也會加速蘇寧超市等平臺部分的建設。
而據張勇披露,雙方的合作將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在電商領域,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主打3C數碼以及百貨等品類,在淘寶網專門開辟的位置上 自營。天貓上將成立“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其次,蘇寧自有的物流配送體系將成為菜鳥網絡的合作伙伴,未來將開放給第三方的合作伙伴使用。最后,線上和線 下打通,蘇寧全國1600多家門店與阿里巴巴體系全面打通。蘇寧所有門店向阿里巴巴用戶開放對消費者的物流、售后和支付結算等服務。
雙方的互補合作被認為最直接受到沖擊的將是京東,競爭加劇,電商的打法也可能發生改變。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認為,雙方的合作對 電商業態影響最大,開始合縱連橫,資本重組,洗牌的節奏開始加快。但另外一種聲音認為,阿里和蘇寧的組合有可能催生京東與國美的合作。“兩者的合作也是國 美不希望看到的,即將出獄的黃光裕也一直在調兵遣將”,在卓賽君看來,聯姻引起的最直接的影響將是加速零售產業的全產業鏈與全渠道的打通。“零售渠道的整 合將會加速,謀求互補資源的合作”,這種變化將不僅僅局限在電商領域,包括正在尋求轉型的零售商,京東和永輝達成的合作,包括正在震蕩中的1號店。
“雖然會加劇競爭,但還不至于對零售業態產生巨大沖擊”,卓賽君認為雙方的聯姻實際也在意料之中。當市場與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決定單純的線上或者 線下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零售產業融合將是必然趨勢。除此之外,雙方的合作成效也有待觀望,蘇寧希望解決阿里導流,阿里的開放程度與效果尚不清楚,另外一面 雙方的實體店上的整合也將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同品類的規劃,優勢資源的分配與協調,如何化解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需要進一步探索。
至少有一點張近東早已下定決心,是關于開放與融合。在今年4月與媒體的一次內部溝通會上,提及“感謝BAT、感謝馬云”,張近東坦言,“過去你 可能是線上提供平臺的,我是線下提供平臺的,大家平臺在互聯網環境下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們都要去融合。”依時間推算,彼時正是雙方開始談婚論嫁的開始。(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