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逐步縮小
昨日,記者從奧維咨詢獲悉,截至8月8日,西門子、三星、LG多款三開門冰箱價格出現下降。尤其是西門子,連續5周降價,價格已經跌破5000元,接近國產品牌的價格。記者昨日在國美賣場注意到,內資品牌美的一款三開門冰箱價格為4699元,海爾的則為4680元。
除了冰箱,外資品牌在其他產品上也早已開始使用降價的“殺手锏”。今年“五一”期間,三洋、三星和松下均有一兩個型號滾筒洗衣機降價兩成,西門子和LG降幅雖然相對較小,但最低價格也已降至3000元以下,大大縮小了與國產品牌同類產品的價格差。盡管這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當時對記者的表態是降價只是“五一”期間的促銷行為,但中怡康公司研究總監彭煜指出,企業當然不愿意降價,但又不希望白白失掉市場份額,“五一”的降價行為實際上是在探市。
彩電較之白電產品技術含量更高,加之存在技術壁壘,內外資企業同尺寸產品的價格差一直維持在千元以上,然而為了擴大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今年二季度以來,外資彩電品牌在終端采取空前的降價舉措,目前內外資彩電產品的價格差已經縮小到了200元左右。
誰是價格鲇魚
一直以來,價格戰都是各行各業競爭的主要武器,但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內資和外資品牌幾乎始終保持著在低端和高端領域各自為戰的狀態,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也形成了固定思維:“外資的東西價格高質量好。”
不過,進入2010年,這種局面發生了變化。內資品牌在技術研發上大力投入、加速更新產品品類并延續自己的低價優勢,使不少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出現轉向。以高端冰箱為例,2007年國產品牌的高端冰箱僅僅占到一成的份額,而去年這一比重達到35%。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外資企業在家電下鄉中難以分羹,為保住市場份額,只得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
另一方面,外資品牌頻頻曝出的召回問題也讓令其高端形象大打折扣。去年,東芝液晶電視的“豎線門”將其推向風口浪尖、三星因對開門冰箱自爆事故而實施全球召回,LG也在今年初宣布召回105萬臺大容量滾筒洗衣機,而近期發生的松下召回風波更是明顯拖累了其冰洗產品的銷售。奧維咨詢白電總監韓昱表示,接連曝出的外資品牌危機事件讓消費者對其的性價比產生質疑,這也使得外資品牌不得不降價促銷。
不過,當內外資產品價差逐步縮小甚至歸零之后,國產品牌還有多少優勢可言呢?專家表示,外資企業不斷降價,勢必會蠶食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以今年二季度外資彩電開打的價格戰為例,國產品牌就是被迫跟進,產品毛利率被快速拉低。韓昱也強調:“這場降價沒有終點,不知道還會帶動多少產品的降價,消費者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產品毛利之辨[NextPage]然而,這樣無止境地輪流降價又有多少企業能扛到底呢?去年三星、西門子等產品的三開門、對開門冰箱價格都在萬元左右,而目前已經幾乎降了一半,我們不禁要問,產品的毛利率到底有多高?
韓昱向記者透露,國內企業高端冰箱產品的毛利都在35%左右,滾筒洗衣機的產品平均毛利率在40%-50%左右,外資的毛利空間則更高。因此即便現在降價,仍能維持至少20%的毛利。
堤外損失堤內補,外資品牌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毛利下降。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西門子、松下等外資企業產品線很長,“他們可以通過更高端產品來彌補損失”。預計外資企業會給那些擁有核心技術專利的產品定出更高的價格,這樣即使以后成了普眾技術也不會虧本。而國內品牌若被拖入價格戰,那些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企業,將受到更深程度的打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