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很潮,不僅如此,有關標準也紛紛出臺。據了解,首部3D電視標準已經于上月底完成定稿,并于上周上交工信部、國標委等國家相關部委待批,并有消息稱,今年11月的廣州亞運會期間進行3D播出嘗試。
聽來是個不錯的消息,但記者周末在蘇寧、國美天河門店、飛揚影院某品牌3D電視展示區等地,隨機詢問超過30名對3D電視有興趣的消費者,幾乎全部消費者均表示“會關注,但短期內不會選擇購買”。備受矚目的3D電視機,為何在消費者這里“叫好不叫座”呢?
原因一:成本太高
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首先是3D電視高昂的成本。目前市面上3D電視的報價多在2-3萬元之間,日前記者在家電賣場看到,三星和索寧的3D電視價格均有所下調,三星一款42英寸機型從剛上市的21999元降到了16999元,索尼一款46英寸機型加眼鏡、3D藍光播放器共售19999元,即便跌入2萬元以下,但仍比同等尺寸的普通平板電視貴出兩倍有余。
買了3D電視,想要在家能夠享受如同影院版的觀影效果,還要購買相應的配套設備,包括3D眼鏡、3D藍光播放器、3D光碟等。目前質量稍好的3D眼鏡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以三口之家計算,光眼鏡一項就需要支付3000元,3D藍光播放器的市場價格在2000-3000元左右,一張正版的3D光碟價格在200元左右,這些后續使用成本的支出并不是筆小數目,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的確難以承受。
原因二:片源太少
在外企工作的球迷陳先生世界杯前曾經動過購買3D電視的念頭,當時央視稱將3D轉播部分場次比賽,結果央視又突然取消轉播計劃,陳先生感慨,“幸好被老婆制止,不然錢就白花了。”
記者了解到,雖然有部分廠商宣布已經與好萊塢制片商達成合作共同開發3D片源,海信也將自行投資制作部分3D片源,但目前國內消費者能夠在家中看到的3D影片還相當少,僅有的3D片源主要依靠藍光光碟和網絡下載,但實際上網絡片源也一樣有限,而且3D影片文件一般較大,下載也相當麻煩。雖然索尼、三星的3D電視中都有一項“2D轉3D”的功能,能夠將普通2D內容轉化成3D顯示,但實際體驗后會發現,畫面效果還是要差很多。
原因三:久看太累
記者在天河城飛揚影城遇到的一位王先生,剛剛觀看完3D版的《玩具總動員3》,接著在影城內某品牌3D電視展區試看了兩段短片,他告訴記者,看久了之后眼睛感覺相當疲勞。
關于3D電視存在健康隱患,是目前業界共識,這也是消費者很擔心的問題。有研究結果顯示,觀眾在觀看立體影像時,因為眼睛會迅速地往返移動,因而輕易造成眼睛疲憊。此前,率先向市場推出3D電視產品的三星電子也明確警告稱,收看3D電視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三星列舉了因為收看3D電視可能產生的身體不適,包括視力下降、頭暈、視線恍惚等引起的惡心、抽搐、痙攣、方向障礙等,其中最嚴重的為中風。因此建議部分易受逼真影像刺激的消費者,包括婦女、兒童以及飲酒者少看或者不看3D電視。
原因四:選擇太少
盡管市面上眾多品牌都發布了各自的3D電視新品,但目前為止能夠提供3D電視現貨的還只有索尼、三星等少數幾個廠家,加上此前宣布將于八月在國內市場上市的松下等離子3D電視,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選擇余地還是非常小的,而且型號不全問題十分明顯。
有業內人士表示,眾多彩電廠商只是通過發布3D電視新品來表示自己在3D電視領域沒有掉隊而已,推出真正面向市場的產品還有待時日。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