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家里剛好有舊家電要賣,回收人員上門時卻要求登記您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您會給嗎?近日,商務部《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結束,這意味著舊家電管理新規出臺已經進入倒計時。然而,新規中的部分規定卻遭業內質疑。
記者在商務部網站看到,所謂的“舊電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等產品。根據新規,市民想賣舊家電,就必須把姓名和身份證號提供給收購商,而企業處理舊家電,還須提供企業營業執照等有關內容。
此外,新規還著重強調了舊家電質量安全,規定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者應當在交易達成后,向購買者出具銷售憑證或發票,并提供不少于3個月的保修服務,交易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此外還應設立銷售臺賬,對銷售情況進行如實、準確的記錄。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家電每年的理論淘汰量超過5000萬臺,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淘汰量將達到1.6億多臺。
有關部門認為,舊家電管理辦法如果出臺,將有利于規范二手家電交易市場,可防范電器盜竊、銷贓等犯罪行為,也易于掌握舊電器售后流向及渠道。然而,業內卻普遍認為,新規“想法雖好,落實有難度”。
正在街頭回收舊家電的小販曾先生得知相關規定后,第一反應就是:“啊,還有這回事?”他說,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上門收家電,人家肯定不會把個人信息提供給他。這意味著,他們就不好收東西了:“很簡單,如果人家不肯給這些個人資料,那我們做不做這單生意?”
在萬壽路舊貨市場,商家方先生對新規也頗有微辭:“買的時候都不用實名登記,為什么賣的時候卻要實名制?這一條款有些強人所難。”
至于為二手家電提供保修,方先生介紹,業內很多人都已這么操作。“不一定都是3個月,短的也有只承諾1個月保修的,長的則有半年。”方先生說。
市民盧先生也表示,假如自己有舊家電要賣,肯定不會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萬一泄露怎么辦?
業內認為,如果商務部真要推出這一新規,應該出臺配套細則,進一步細化規定,以確保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及隱私不受侵犯。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