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營收,幾乎是所有中國家電廠商的夢想。歷時33載,歷經三次轉型,TCL集團2014年營收成功突破千億,成為家電業內第四個“千億俱樂部”成員。
對于TCL董事長李東生而言,其感慨恐怕會比一般人多很多。10年前,TCL預備進入快車道,計劃2010年即收獲1500億規模,卻不料在國際化并購中頭破血流。李東生曾開過一個玩笑說,“我曾經嘗試減肥,但一直沒有成功。”在2005年最困難的日子里,他3尺5的褲腰一下子變成了3尺2。
從結果來看,TCL的千億夢想雖遲了四年,但還是來了。在千億之后,等待李東生和TCL的,是更加艱巨的考驗——前三個晉身千億的家電廠商,無一例外地在此后增長乏力。TCL能解開這個“千億魔咒”嗎?
遲到四年的千億夢
10年過去,回頭看,TCL實現千億夢想晚了整整四年,當年期望的1500億也變為如今的1000億。
元旦假期剛過,1月5日,TCL宣布,公司實現年營業收入超千億。
這比TCL預計時間晚了好幾年。
10年前,2004年2月17日,廣東的天氣已經暖和起來,盤踞在惠州的TCL集團對外公布了雄心勃勃的“龍虎計劃”:要在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2010年達到1500億元,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
據見證過當時場面的人說,“龍虎計劃”是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親自宣讀的。“龍計劃”中,未來3到5年TCL多媒體顯示終端與移動信息終端兩大業務要進入全球前五名。“虎計劃”中,TCL家用電器、信息和電工照明三大業務及相關產業,未來3到5年要形成國內領先優勢。
10年過去,回頭看,TCL實現千億夢想晚了整整四年,當年期望的1500億也變為如今的1000億。在千億目標變化和推遲的背后,還有一段TCL長達四五年的涅槃重生。
在“龍虎計劃”拋出前后,TCL集團內部正醞釀兩筆龐大的海外并購,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
湯姆遜當時是全球五百強,體量比TCL大,并購它就等于蛇吞象。TCL認為,湯姆遜能幫助完成從中國品牌向國際品牌的跨越。
2004年1月并購進行時,正處于彩電產業一個節點,平板電視技術正在興起,而湯姆遜在CRT技術上全球領先。TCL當時認為,平板至少要五六年才能取代CRT。但結果事與愿違,平板電視的大潮很快席卷而來,并購資產迅速貶值。
同年8月,TCL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同樣不順利。初次整合未到預期,1000萬歐元很快耗盡,2005年被迫進行二次重組。期間,國內手機環境急劇惡化,國外品牌和國內山寨廠迅速崛起,曾經風生水起的TCL國內手機業務開始下滑。
最終,TCL為兩樁并購案交了巨額學費。2006年,TCL巨虧達19億,公司股票被戴上ST的帽子。為了渡過難關,電工業務、樓宇業務等非核心業務被相繼出售。
不久前,李東生在“TCL跨國并購十年回顧”論壇上坦言,“當時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有點過于樂觀,對困難估計不足,對并購當中需要的資源投入也是估計不足。”
突破千億的增量來自海外
2014年的千億中,海外銷售收入占48%,比2009年的三分之一有大幅提高。
相比2013年的850億,2014年TCL營收過千億,意味著其營收在過去一年內增長了至少150億。在彩電業哀鴻遍野的背景下,TCL的增量來自哪里?
經歷了2008年的谷底,2009年TCL恢復增長,國際化進入穩步成長的階段。李東生介紹,2009年到2014年,TCL銷售收入和海外銷售收入都在穩步增長,特別是海外收入增幅比國內收入增幅大,2014年的千億中,海外銷售收入占48%,比2009年的三分之一有大幅提高。
TCL海外業務中,手機增長很快,2014年預計銷量將達到7300萬臺,其中85%以上來自海外市場,出口量居中國手機廠商首位。
以2014年前三季度TCL手機銷售均價52.7美元,全年銷量預計增長1780萬臺計算,其手機業務會帶來約58億元人民幣的增量。
不過,TCL手機有個硬傷,即利潤不高,以前三季度總出貨量4861萬臺,盈利5.73億元計算,每臺手機利潤僅為11.7元。對此TCL表示,公司中高端智能產品比例正不斷擴大,毛利率已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2009年才上馬的面板公司華星光電是目前TCL最大的搖錢樹。
2013年華星光電營收155億,占集團總營收(853億)的比例不足20%,但為集團貢獻了近80%的利潤。
家電專家劉步塵預計,2014年華星光電的貢獻仍舊最大,不過低迷的彩電市場或多或少會影響面板產業,所以其營收增量不會超過100億(2013年增量為83億)。
作為TCL的立身之本,彩電業務近幾年一直隨大環境一蹶不振。2013年TCL多媒體虧損,2014前三季度銷售收入187億元,下降16.0%。所以2014年TCL多媒體以轉型為基調,圍繞“雙+”戰略,在內容服務、營銷推廣上做了很多嘗試。但由于彩電行業尚未回暖,業界普遍認為,TCL多媒體的折騰能使得經營業績同比改善,難有質的飛越。
除此之外,TCL集團旗下還有白電業務,主營音視頻產品的通力電子,模組、照明等系統科技,以及最新與思科共同投建的商用云服務平臺、文化傳媒、O2O等新興業務,這些板塊目前貢獻甚微。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