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的“千億魔咒”
吊詭的是,幾乎所有跨過千億的家電廠商都難逃“千億魔咒”的洗禮,比如排在TCL前面的幾位同行格力、美的、海爾無一幸免。
2014年報還未發布,2015年一開年,TCL公司便迫不及待地放出了超過千億的好消息。于李東生而言,其面前又出現一個新的難題,千億之后怎么做?
千億營收,幾乎是所有中國家電廠商的夢想。
吊詭的是,所有跨過千億的家電廠商都難逃“千億魔咒”的洗禮,比如排在TCL前面的幾位同行格力、美的、海爾無一幸免。
2004年,海爾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個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成員,當時美的、格力營收僅200億元左右。隨后幾年,海爾增速持續放緩,被格力、美的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美的也難逃魔咒,2011年美的集團規模達到1400億高峰,上市公司美的電器達到931億,但就在2011下半年,美的主動“裁員瘦身”,從注重規模增長轉變為注重利潤增長,經歷三年陣痛如今轉型成功。
再比如現在的格力,董明珠2012年接棒格力時正好遇上格力過千億,隨即她提出5年再增1000億的宏大目標,從此給格力戴上規模化“緊箍咒”,2014年格力雖能保住1400億,但在空調行業增長放緩的壓力下,格力已顯得步履蹣跚。
“超過千億,企業容易浮腫,大而沒有效率,人浮于事的現象比比皆是。對于企業家而言,超千億后該以什么樣的心態經營企業尤為重要。”家電專家劉步塵說,“對于已經進入千億陣營的TCL,以及即將進入千億的海信、長虹等廠商來說,都應該看清楚前車之鑒,調整戰略,放棄規模化情結,著重在技術研發和品牌提升方面下工夫。”
對于TCL未來的發展,李東生也有他的想法。他說過,未來TCL的發展是雙輪驅動,一方面會繼續推進國際化,重點加強新興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會加快推進“雙+”(智能+互聯網)戰略轉型,建立“產品+服務”新商業模式。
在TCL集團過千億的新聞通稿中,TCL特別強調了幾個目標:計劃在5年內成為全球智能終端主流廠商,實現智能電視和智能手機銷量全球前三,實現有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用于衡量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業務收入的指標)貢獻的1億家庭用戶和1億移動用戶,實現來自產品與服務的利潤貢獻各占50%。更為重要的是,最終實現公司價值增長超越銷售收入增長,5年實現公司市值超千億。
千億之后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