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空調冷年已結束,但空調市場巨大的庫存壓力并沒有得到緩解,仍舊有大量“僵尸空調”囤積倉庫。有行業人士透露,2015冷年空調庫存將達到4000萬套,基本上相當于國內空調市場一年的需求量,部分空調庫齡高達五年。針對“僵尸空調”困境,業內專家指出,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圍繞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才是解決僵尸空調的根本方法。
何謂“僵尸空調”?“僵尸空調”一詞源自前段時間市場上出現的“僵尸肉”,指的是倉庫儲存時間長、功能遠落后于市場新品的過時空調,這些空調一般擁有2-3年庫齡,有些甚至高達5年。正如“僵尸肉”一樣,消費者在選購時很難從外觀上分辨出“僵尸空調”,但“花冤枉錢買舊貨”的消費體驗讓消費者叫苦不迭,商家的這種清庫存行為也讓人從心理上難以接受。
除了心理上感覺上當受騙,“僵尸空調”的危害并未引起大部分消費者足夠重視。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長期積壓,空調元器件可能會因受潮等原因導致產品壽命降低,系統內的制冷劑也有泄漏、凝固、變質的可能,這樣的空調在使用時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其次,空調更新換代速度很快,老空調的價值會隨存放時間增長而降低,因此經銷商常采用降價讓利措施清理“僵尸空調”,消費者不明真相,看似得了優惠,實則為低價值空調買了單。
據分析,市場上之所以存在大量僵尸空調,一方面是源于企業落后的經營模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產品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最終造成庫存積壓。大多數空調企業采取“淡季生產產品,旺季銷售庫存”的經營模式,這直接導致巨量庫存出現并使行業處于高風險運營狀態。而追根溯源,一些空調企業在傳統的產品思維導向下,為降低成本拼命加大產能,但生產研發卻脫離用戶真實需求,以至產品上市后缺乏銷售力,這成為僵尸空調巨量存在的根本原因。
有行業人士提醒,要辨識“僵尸空調”其實有訣竅。最簡單的是看銘牌,每臺空調出廠時都會有產品檢驗員蓋章的檢測銘牌,銘牌上會標明生產或出廠日期,看了銘牌就會知曉產品到底是不是“僵尸”了。另外,用戶購買空調時應提前了解空調市場最新的技術和概念,一般來說具備最新功能、概念的產品都不會是僵尸空調。
對于“僵尸空調”亂象,有業內專家表示,在體驗經濟時代,制造企業的中心任務不再是擴大產能,而是要在用戶端捕捉需求,否則就會造成4000萬僵尸空調的可怕庫存災難。因此,空調企業只有轉變運營思路,緊貼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才可能擺脫庫存困擾,而這種新的創新之道將是整個空調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來源 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