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國內小家電市場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如今的日漸紅火、國內小家電企業從最初的名不見經傳到如今的雄霸一方,都能讓國內小家電企業們再接再厲,在小家電“民族企業”這條路上走的更為自信和順暢。然而事實是,在經過了最初的奮斗之后,面對著逐漸好轉的市場,我們的小家電企業們卻不能淡定了。
國內電壓力鍋鼻祖級企業蘇泊爾在年初宣布將近20%股權又一次賣給SBE,這一舉動也讓法資企業SBE以超過70%的股份成為了蘇泊爾絕對的控股人。蘇泊爾也隨著這一舉動徹底告別了名族企業,成為一家法資企業。無獨有偶,飛利浦在今年7月份宣布收購奔騰電器,這一消息瞬間使業界嘩然。猶記得年初時奔騰電器信誓旦旦要發展小家電的樣子,轉眼間奔騰電器就沒有了純正的國產血統,淪為歐洲企業飛利浦的一枚“戰利品”。
國產小家電的變動引得人心惶惶,關于被收購后的國產小家電企業會如何發展、收購了國產小家電企業的外資小家電企業會引起國內小家電市場怎樣變動的討論塵囂直上,國內小家電企業與國內小家電市場就如大多數親密的合作伙伴一樣,經歷了共苦,卻無法同甘。
隨著被收購我們突然發現,國內小家電仿佛一夜之間變得劣跡斑斑,面對此我們不禁要問,國內小家電到底得了什么病?
產品檢驗不過關頻頻上演
在所有的家電品系中,想必小家電產品的不合格率是最高的。熱水器不合格、電飯煲不合格、電吹風不合格、電磁爐不合格……但凡有小家電的檢驗,就會有一系列的不合格產品被列舉出來。
小家電產品頻頻被曝不合格,首要原因是入行門檻過低、沒有質量保證。與其它大電不同,小家電產品的入行門檻上是極低的,基本上只要想做,就可以買機器租廠房開工廠,這種情況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頗為常見。我們不能斷定在這些小工廠中沒有質量合格的產品,卻也不能否認這些小工廠給小家電市場帶來的諸多不安全因素:大多小工廠只是著眼短期利益而并不在乎整個小家電行業的發展,它們不會在乎不合格產品可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的傷害,只是以利益最大化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產。沒有責任心并且沒有技術保障的小工廠能生產出多少讓人放心使用的小家電產品,我們都能想象。
除了小企業自主進入行業進行無保障的生產外,大企業找工廠代工也是小家電產品頻頻被曝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都會與小企業合作,將產品生產交給小企業代工完成。這本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卻因為被代工企業的管理疏忽而演變為嚴重的質量問題。沒有大企業的技術標準檢測和質量監督,小企業大都不會自己去注意這些問題,而是一味的將重點放在以最小成本賺取最大利益上,故此大企業的小家電產品也被貼上了不合格的標簽。飛利浦日前頻頻鬧出的質量問題便是例子。[NextPage] 售后不給力成硬傷
小家電產品的售后與其他大電產品不大一樣。便宜的單品售價讓小家電產品的售后陷入比較尷尬的局面:某位消費者花300塊買的電磁爐使用一年后出現問題,拿到維修點咨詢后得知,要修好電磁爐需要維修費120元。這讓消費者陷入兩難:一方面覺得花120塊來修原價才300多的電磁爐不劃算;另一方面又覺得電磁爐就這樣廢掉很可惜。這位消費者的糾結也是大多數使用小家電產品的消費者共同的糾結。
據了解,小家電產品的售后維修點原本就不太健全,即便很多大品牌的小家電維修點也特別少,并且沒能形成系統,這就讓一些黑心售后有機可乘。有消息透露,一些維修點為了多賺錢,甚至在維修時故意留下問題,坐等消費者第二次上門。這種做法雖然消費者不甚了解,但是對于一件單價本來就不貴還頻繁出現問題需要花錢來修的小家電產品,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再選擇信任。不信任、不維修,不給力的售后最終帶給小家電市場的是消費者的不再信任,也讓自己不再能賺到錢。
更震驚的是,某知情人透露,一些小家電企業在生產產品時“本來就不會讓小家電產品的使用壽命太久”,如此看來,小家電產品的質量不過關、使用壽命短更像是企業自己給自己鋪的一條通往更多銷售額的大道。
山寨叢生屢禁不止
對大品牌的小家電企業來說,最頭疼的問題還有山寨。山寨九陽豆漿機、山寨蘇泊爾電壓力鍋……各種山寨小家電產品無處不在。
山寨小家電盛行的原因之一是有利可圖。大品牌的小家電產品相對都會比較貴,而普通的小家電則很便宜。山寨小家電產品利用大品牌小家電的人氣來為自己博得關注,比大品牌產品低的價格也極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消費欲望。
另外,消費者消費意識的淺薄也是山寨叢生的一大原因。一些消費者可能根本不會很清楚的記得大品牌小家電產品的商標甚至包裝。山寨小家電便抓住這個機會,將產品包裝和商標都盡量接近大品牌,咋一看真的就是正品,消費者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就會上當。山寨小家電產品的囂張也同時為大品牌小家電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不便。
國內小家電市場雖然還是被看好,但國產小家電企業卻不再讓人充滿希望:大品牌頻頻被收購,甘心變成別人的盤中餐;中小企業躲在中間中庸的過著,沒有想法也沒有做法;山寨小企業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國內小家電企業像是病了一樣上演各種讓人看不懂的戲,國內小家電市場也像病了一樣讓我們在希望中突然不知所措。
寫在最后:國內小家電市場的潛力是我們都能看到的,無怪乎外資小家電企業爭相來分割這塊蛋糕。但是行業發展太快就不免出現各種問題。由于產品線拉的比較長、產品種類較多、產品型號更新換代特別快,小家電行業標準對行業真正起到的限制規范作用并不明顯,這就需要企業的自律意識。以短期經濟利益為目標的小企業還會繼續存在,甚至售后等問題都不會在短期內被妥善的解決。但是對小家電市場來說,必要的規范和整治是要有的。國內小家電企業也要更多的考慮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不是一味的被外資收購或者被山寨吞噬。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