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 郭瑩瑩 編譯】“即使有過錯誤,也不只是索尼。日本的(整個)家電產業都有問題。”索尼集團社長霍華德在發布公司經營權輪換消息時如是說。回顧起在任七年的歷程,他表示,“日本社會全體都有必要采取對策。”
日本媒體表示,索尼今年預估將有2200億日元的赤字,而霍華德此番言論聽上去則有轉移視線之嫌。但是就在第二天,松下發布了其7800億日元的預估赤字。考慮到夏普此前公布的2900億日元的赤字,似乎類似問題不只發生在索尼身上。
“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前主義(意為企業獨自負擔全部經營費用)。另外就是大規模的工廠投資。”松下的大坪文雄社長如此承認自己此前的判斷失誤。為了和對手競爭抗衡,松下進行大型投資,最終還是事與愿違。
雖然索尼的霍華德沒有具體地指出日本家電產業當前的癥結,但是答案已經在松下的大坪文雄社長的一番反省的言語中呈現。也就是說,在崇尚所謂“自前主義”的各企業無一例外地進行集中投資的大背景下,也集體出現了產品壽命縮短的惡果。
追根溯源,可以遙想到日本席卷世界家電市場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家電企業的優勢在于從零部件到成品的一整套生產線模式。而在模擬時代,制造工藝中的研磨零件技術也是其強大之處。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電視機。如果零部件也由自家公司來生產,那么在零部件和成品上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收益。沒有顯像管的夏普公司,此后將科研力量集中在液晶面板技術上,也是因為上述的背景。因為電視機是各公司各產品線的拳頭產品,在產品正面打上自家公司的LOGO也是重要的品牌戰略手段。取得極大成功的首推索尼公司,其利用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方式的顯像管可以讓畫面更精致,因此斂聚了極高人氣,并且將電視機工廠的增建計劃還進一步延伸向了海外。
但是,因為數字時代的到來,情況瞬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蘋果公司雖沒有自己經營的工廠,但是在不需要研磨零件工藝的數字家電產品領域當中,零件可以由任意的企業來自行生產。因此,各公司雖然無一例外地進行大規模集中投資生產,發生價格崩盤則成為不可避免的了。半導體也是如此。
因為數字化而發生劇變的還有音樂和影視等視聽產品。前不久申請上市的著名美國SNS網站FACEBOOK以及視頻網站YOUTUBE的出現,已經讓只能收看固定放送節目的電視成為了“陳舊的玩意兒”。
當前日本企業的“自前主義”以及“無差別的投資”和30年前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那時日本家電在激烈的競爭下,將海外一眾企業趕入絕境,稱霸了世界。但是時過境遷,以往的生產模式已經遭到中國和韓國的聯合蠶食。從視頻業務出身的霍華德希望今后打造出像蘋果一樣的硬件和軟件融合的生產模式。日本媒體認為,日本企業當前處于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未來希冀的是創造出甚至超越蘋果的全新事業模式。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