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商與社交媒融合成為趨勢,如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的股份,易迅也提出要打通與騰訊的后臺,將騰訊的社交資源導入易迅電商平臺。如何看待電商社交化和社交媒體電商化的趨勢?這將給零售業帶來怎樣的影響?請看本期《家電縱深》:“前壟斷”成電商企業競爭關鍵。
點擊收看視頻: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家電縱深》。當前電商與社交媒體融合成為趨勢,如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的股份,易迅也提出要打通和騰訊的后臺,將騰訊的社交資源導入易迅電商平臺,如何看待電商社交化和社交媒體電商化的趨勢呢?今天請到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老師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羅老師,您好。
羅清啟: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電商與社交媒體相互打通的這種現象?
羅清啟:我覺得打通不打通不重要,即使現在沒有這些公共交互工具,商業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是未來商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未來商業發展的趨勢是什么呢?原來大家是搶貨,后來發展到搶人,這兩個已經過時了。未來的商業是搶信息,卡住數據路徑或者節點入口之后,商業才成為可能。如果我們卡不住數據或者交互的窗口,我覺得商業就是一個形而下的東西,容易在別人的狀態下被覆蓋。
主持人:近來,騰訊旗下的易迅提出要建整合供應鏈平臺,包括大數據的平臺,統一開放的物流平臺,以及供應鏈金融平臺等四大平臺,借助這四大平臺整合騰訊集團在用戶流量,包括資金以及IT等方面的資源來發展電商,易迅是否具備發展社交電商的潛力和優勢呢?
羅清啟:我覺得具備。從未來的趨勢來看,易迅在這一點上應該是國內最具潛力的電商之一。為什么現在零售平臺和社交媒體去結合呢?我們原來的商業就是商業,你要買東西,到商圈,到商店里買東西。但現在商業被介入到談話過程,你談話就是一種商業,談話的間隙或者過程當中都可以推動商業,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原來我們在線下的狀態下,商業不介入談話過程,即使介入的話,談話過程非常抽象,商家對消費者的感知很弱。
我們原來有一條供應鏈,后來演化為供需鏈,現在供需鏈要演變為一個需供鏈,需供鏈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說消費者的活動,他是產生創意、產生需求的一個根源。你能把這個根源抓住,你就能抓住店頭,能抓住貨品,如果現在我們介入不了消費者的談話,抓不住需求的生成根源的話,這個東西未來就很難做。未來商業要過渡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定制,無論是大規模的定制還是小規模的定制,都是定制。需求成為商業一切的核心,我們看一下,不要管線上線下,你不介入需求最末端,你就無法高效的運營需供鏈。
主持人:您認為社交電商能否推進電子商務快速的發展,或者對它的影響有多大呢?都在哪方面?
羅清啟:此前的電商實際上是大規模的平臺建設,然后我們的貨品在網上做銷售,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這是轉化零售形態或者零售方式的一個時段,它還是在賣東西。未來是要賣沒有的東西,這聽起來是一個矛盾,消費者點一個東西沒有,你怎么快速制造并配送,所以未來的電子商務是什么呢?它一定跟快速制造相對應,一定和快速捕捉需求相對應,一定和高效物流相對應。如果沒有這個,他肯定是不行的。
主持人:有媒體說,所謂的社交電商和移動電商,是以后發展的兩大趨勢,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呢?電商企業的關鍵競爭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羅清啟:我倒不認為是這樣的,大家說電商的移動化,這僅僅是一個趨勢之一,并不是主導我們的一個趨勢。為什么呢?移動電商化,說白了,你用手持設備去購物,現在我們怎么講呢?坐在桌子前購物,現在你的桌子說白了就是電腦,后來是什么呢?掌上購物,或者在沙發上購物。我們生活當中有幾塊屏幕,你手持設備是最小的,它是移動的,我們的零售系統想扎入移動這塊屏幕,但是移動這塊屏幕僅僅是一種,大家感覺趨勢潮流就是移動購物,我不認可這個概念,為什么呢?其實未來無論你在移動過程當中,還是在非移動過程當中,我們身邊布滿了屏幕?,F在我覺得還是一個很糟糕的狀態,很粗糙、很初級的狀態,我們用小屏幕購物,后來的社會,比如你身邊有很多射頻眼鏡,眼鏡也可以購物。你在家里或者在單位,屏幕成為我們生活的壁紙,無處不在,你購物的機會很多,非常之多。所以,不能簡單說未來就是移動的趨勢,只是現在移動潮流來了,大家想搶這一波移動潮流。
主持人:從整個零售格局來看,電商所占的零售總額的比重在逐步增大,未來全球零售業將呈現一個怎樣的競爭格局呢?就包括我們電商企業,應該怎么去掌握這種主動權?
羅清啟:我個人認為,大家好象認為我們進入一個電商時代,我覺得不是電商時代,實際上是人貨分離的一個時代。原來我們的傳統交易是人見到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和付款基本上是同時的。你見到實物,你見到你要買的東西的話要付款,現在是人貨分離、貨錢分離,什么概念呢?人沒有看到貨,只是看到貨的影子,我選中了,選了貨的虛擬狀態,選中之后下單,這時候貨物沒有來,但是款已經付出去了,在這種狀態下分離,有信息技術條件去支撐這些分離,未來也是,現在你能不能去支撐這樣大面積的分離。
再一個,不要把商業變成一個購物行為,未來的商業要贏在創造需求。零售商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零售商扮演的不是等待的角色,扮演的是更加積極主動,它完全和消費者創生在一起、黏合在一塊,是這樣的角色,你很難評價說未來的商業形態是什么樣的。我們原來說這個流通形態、那個流通形態,現在它已不單是一個流通形態,它基本上是一個數據集合形態出現的。
我覺得未來零售的一個核心點是什么呢?那就是信息的制空權,你要抓信息的制空權,大家看,做生意的人,賣東西的人,突然扎到微博里去了,這是很有趣的現象。未來,消費者的生活數據和需求數據等林林總總的數據,如果你占據的份額很大,你的信息制空權就很大。剩下的才是貨物的制空權,如果沒有信息制空權,貨物制空權一定很小,這是商業進化趨勢,也是一個核心。
主持人:企業還是要以數據為核心,抓住消費者的訴求,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制定方針政策。
羅清啟:對。
主持人:非常感謝今天羅老師精彩的講解,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