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雙十一的價格戰中,消費者不僅體驗到了“想買的都是缺貨的”,而且過后發現其實價格戰中并沒有多少真正的“優惠”。先把標從抬高再深度折扣,這種技倆已經被消費者識破,所謂的價格戰不過是電商們的噱頭。
但是價格戰留給消費者的,不只是一時的熱鬧。在一場混戰中,有的消費者也看出了門道,有的電商在價格戰中擴大了市場,有的提高了知名度,然而,也有的電商在價格戰中,讓看到廣告后滿懷期望、滿心歡喜的消費者產生了“受騙”的感覺,降低了信任度。
價格戰是企業競爭戰術的一種,在擴大市場、排擠對手中往往能取得突破,這本無可厚非。當年家電行 業由國內幾家龍頭企業發起VCD價格戰成功地改變了市場格局,而后又發展到在整個家電行業全面打響價格戰,讓外資企業知徹底喪失了中國市場。這種價格戰, 不僅站廠家受,擴大了市場占有率,為長期盈利奠定了基礎;而且消費者也受,價格實實在在了降低了。應該說,當時的價格戰是以保護消費者和廠家利益的價格 戰。
但時下的電商價格戰與當年的家電行業價格戰則并不相同。我們看到,在去年幾起價格戰中,價格并沒有真正降多少,不少消費者的感覺是 “便宜了,但沒便宜多少”。這或許與電商本就利潤不大有直接關系,但消費者更愿意相信的是,電商高調宣布的價格戰,不過是為了吸引消費的注意力而已,并沒 有真的打算降價。
建立在誠信基石之上的企業才會長遠地發展下去。失去了消費者信任的中國奶粉業幾年都沒有收復市場,這種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本就魚龍 混雜的互聯網,如果電商又在價格戰中幾敗俱傷,商家誠信搞沒了,而某些隔岸觀火的外資趁虛而入,恐怕電商業也將步中國奶粉業的后塵。當然,我們更愿意看 到,幾家電商巨頭通過一段時間的交鋒,在相互切磋的基礎上,探索總結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實現共贏的同時,讓消費者在價格、服務上真正受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