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加入WTO至2010年,我國消費電子產品進出口總額增長了6倍多。僅2010年,我國消費電子產業銷售收入達到了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5%。45種中國的消費電子產品在全球的銷量穩居首位。”
7月6日,在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電博會)新聞發布會現場,作為承辦單位代表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姚文萍頗為激動地宣布,“起步于制造業的中國消費電子產業,近年來在市場競爭的生命力、創新力、核心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翌日,已連續舉辦了9屆的電博會將再度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向全球觀眾展示以中國消費電子企業為主角的未來產品技術趨勢。
當前,對于憑借規模化制造在競爭白熱化的全球市場強勢崛起的中國消費電子企業,正在謀求背靠本土化優勢,借助社會、政策等諸多紅利支撐對全球市場展開新一輪的反攻。
本土化崛起的支撐
中國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地方,對于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尤其如此。
短短20年,中國市場上涌現出了以海爾、美的、海信、聯想、華為、長虹為代表的一批全球性的消費電子制造巨頭,并迅速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消費電子制造中心,在全球市場上建立了“中國制造”的品牌效應。電博會總協調辦公室副主任邢立志則透露,“依托中國穩定的經濟環境、利好的產業政策及龐大的內需腹地,電博會規模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長,得到全球消費電子業界的廣泛認可。”
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惠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青島的第一支柱產業,還涌現出海爾、海信、澳柯瑪為代表的一批大企業。”同樣,精耕中國市場的電博會也令遠在美國的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主席蓋瑞•夏培羅頗為激動。2011年,在結束了與電博會第一個五年的合作后,蓋瑞決定繼續與電博會進行戰略合作,成為其在海外市場的戰略伙伴。
當張惠在發布會現場“充當記者”向蓋瑞•夏培羅發問時,蓋瑞反復強調,“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做得很好,但可以更好,必須要加強創新。10年前,谷歌、FACEBOOK、Twitter都是無人知曉的企業,創新讓這些企業都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新霸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每年一屆的電博會不僅為中國消費電子企業展示產品技術創新實力提供了主舞臺,也為眾多海外企業深入了解中國市場搭建了窗口。在電博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背后,正是得益于中國從消費電子制造強國向全球消費電子第二大消費大國的轉身。
制造強國的魅力
當習慣于規模化制造的中國企業,開始謀求對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未來發展的話語權時,及時把握和跟蹤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建立中國企業對于全球市場走勢的定義,已是至關重要。
2011年電博會確立了“聯動世界、‘云’籌未來”的產業主題,正是得益于海爾等產業巨頭對于“用云工作和生活”已成為未來消費電子發展潮流的準確判斷和把握,通過展示云計算、網絡融合、綠色低碳、移動互聯、多屏互動等新技術產品,展示積極謀求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實力。
同樣,這也吸引了來自海外巨頭的參與熱情。美國消費電子協會專門組團攜帶27件獲得世界最佳創新獎的產品亮相,松下展出一款103英寸的3D等離子電視、微軟展出最新的游戲產品XBOX。海爾、西門子、美的等企業還展出了物聯網智能家電和家庭成套智能解決方案。
正如一位行業觀察人士所說的,“雖然中國企業在CES、CeBit、IFA等世界一流消費電子展會上出現的頻率和身影越來越多,但是受到各種各樣原因的限制,中國企業卻難以真正成為上述海外展會的主角。”
電博會不只是搭建平臺、聚集人氣,更直觀地反映了一個行業的市場特征和走向,搭建了一個讓全球市場了解中國企業的平臺。更為關鍵的是,這也為來自中國的消費電子巨頭構建了一個立體化、更徹底的新技術產品展示平臺。
一家名為“樂視網”的參觀展,展示了樂視網TV版、云視頻超清機終端產品及系列解決方案,其中基于“云視頻”的樂視TV為普通家庭實現“三屏、三網”合一,搭建了一個全新的應用平臺,也展示了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
制造讓中國企業在全球消費電子聲名鵲起。不過,打造國際化品牌最終還要依靠市場的強勢拉動。從立足制造到轉戰消費,成為中國消費電子企業布局海外市場的關鍵一環。
去年以來,中國迅速從全球家電制造大國邁向了強國,今年中國則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消費大國。這意味著,立足本土化崛起的企業們可以依托國內市場實現新一輪的擴張。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