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不住的虛實聯合
“互聯網+”的趨勢誰也擋不住,但線上到線下遇到了障礙,從線下走向線上也有瓶頸。在這個歷史關頭,要么彼此沖撞、此消彼長,要么彼此融通、相得益彰。
當新興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變成傳統互聯網企業時,馬云的思維顯然發生了變化。他認為,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這次所謂的信息和數據革命,人類社會每次的技術革命大概50年才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應。前20年都是技術的積累,未來30年才是偉大應用的開始。
馬云坦承,互聯網公司的機會未來30年一定在線下,而傳統企業或者線下企業的希望一定是在線上,雙方在未來30年必須融合。因為互聯網經濟不是虛擬經濟,而是虛實結合。“如果不希望成為一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必須要有歷史的擔當,這個歷史的擔當就是和傳統企業一起成長。”
這樣的理念的確和張近東不謀而合:上個10年是互聯網的10年,未來10年是“互聯網+”的10年。“互聯網+”要落地,必須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中外管理》業務顧問、互聯網轉型專家穆勝對此評論說,兩個巨頭的合作再次證明了互聯網商業戰局正從多寡頭走向單寡頭,三巨頭中兩個合并,在綜合電商市場上初現,但在垂直領域早就出現過了,前有優酷、土豆,后有滴滴、快的。
穆勝認為,第一,蘇寧和阿里平臺的同質性決定了雙方競爭只能是血拼,零和互損,倒不如走向聯合;第二,雙方資源互補,阿里強于線上,蘇寧強于線下,聯合后能夠產生協同照應;第三,馬云和張近東兩位大佬一定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未來,才會拋棄前嫌,攜手前行。“互聯網時代,不要拒絕任何一次連接,其實雷軍和董明珠也可以聯合。”
在《中外管理》看來,阿里的其他收購和投資,如微博、優土集團、高德地圖、日日順等,都屬于豐滿羽翼的戰略防御,而此次與蘇寧聯手,顯然屬于戰略進攻范疇,必然會帶來化學反應,引發雙方的戰略升級。
而從整個行業來看,蘇寧1600多家門店與阿里巴巴體系全面打通——僅此一項,就要比此前的兩大事件——“京東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沃爾瑪全資控股1號店”更有實質性突破,后兩者是單向的投資,而阿里、蘇寧交叉持股則頗有“打虎親兄弟”、“同盟軍作戰”的意味,正如阿里巴巴CEO張勇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商不電,無電不商。”
“有產者革命”的好樣本
從2009年起,蘇寧開始發力轉型。6年間,整個中國經濟都被互聯網這場大火燒得火熱,不少傳統企業被燒得體無完膚,而蘇寧則在頑強地進行著“轉基因”。轉型之前,蘇寧已是全國最大的零售商,擁有一千多家門店和18萬名員工,可以想象,這樣的“巨無霸”轉身何其難!而此前,中國乃至全球傳統零售業沒有向互聯網轉型的成功案例。
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從“沃爾瑪+亞馬遜”模式到“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模式,從傳統家電零售商脫胎換骨成為互聯網零售商。6年來,蘇寧“摸著石頭過河”,在外界的冷嘲熱諷中趟出了一條獨有的路。
期間,在“亞馬遜+沃爾瑪”的豪言之下,蘇寧業績大為受挫,一度出現巨虧,隨之而來的還有員工的不解和不滿,張近東的壓力一直很大。
然而,強忍陣痛自發轉型,被外界視為“頭腦發熱”的蘇寧終于堅持了下來,并且努力沒有白費。以至于李克強總理都表示:“知道去年你們相當艱難,現在通過線上轉型以后競爭力比以前更強了。”在2015年7月舉辦的國務院經濟座談會上,李克強多次詢問了蘇寧的發展情況,并說蘇寧給所有致力于向互聯網轉型的企業帶來了好消息。
“隨著蘇寧O2O零售模式的逐漸成熟,我們已經開始有收獲。”張近東如是說。今年上半年,蘇寧線上增幅達105%,移動端占比提升至55%,開啟了O2O零售的直道加速。同時,蘇寧云商近期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0.83億元,同比增長23.32%,凈利潤3.45億元,同比增長145.73%。
吳曉波甚至認為“這是一場有產者革命”。他說,一個企業在它最好時代的轉型,既要保住存量,又要拓展增量,這是中國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時代最絕妙的樣本。
就在今年的第14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張近東將6年互聯網經驗濃縮,頻頻語出驚人:“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有發燒精神。”的確,在這個不確定時代,企業家就要用發熱的頭腦去感化別人的冷眼,用冷靜的思考去應對他人的熱諷,堅持,一定會勝利!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這首《追夢赤子心》的歌詞,用來形容吳曉波眼中“破繭成蝶”的蘇寧十分貼切。(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