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電領域三大巨頭交上成績單后,美的的亮眼表現引起了行業熱議。對于美的來說,此次漂亮的成績單在一定程度上是其2010年開始的,從體制上轉變所帶來的成效。在華麗的答卷背后,美的正在互聯網大潮下進行著新一輪改革。雖然體制方面的改革已初見成效,但面對技術積累、智能化等新戰略時,美的仍需要應對不小的挑戰。
人員調整初見成效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三大白電巨頭發布半年報后,三家企業在未來發展上已開始出現分化。不過,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總營收825.09億元,同比增長6.7%的數據,的確要好過格力電器(營收501.11億元,同比下滑13.4%)和青島海爾(總營收419.2億元,同比下滑10.81%)。美的的戰略調整,已顯出成效。
美的是三巨頭中唯一一家營收和凈利潤都增長的企業。另外兩家在出現營收負增長、利潤微增長時,均給出了類似“市場狀況不好、產品價格下降”的解釋,把市場營收的負增長更多歸結于外界因素。
據了解,美的于2010年正式開始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方洪波也在此時正式成為美的當家人。方洪波的加入,宣告著曾經為家族企業的美的集團,開始由職業經理人操盤。隨著美的創始人退出管理層,以及美的集團資產整個打包注冊成上市公司,這些都成為美的改革的基礎。在改革過程中,美的創始人也給予了方洪波非常大的信任。
對于美的內部在組織架構上的改造,方洪波直接用“雞飛狗跳”形容。據方洪波介紹,美的集團以前有很多事業部,現在均打成一個平面,中間是產品和用戶,所有人圍繞這個中心轉。
在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研究經理王宏吉看來,人員架構的調整,是美的轉型最成功的一點。在其看來,現在中國家電行業中仍有不少企業背后有國有大股東的身影。家電作為競爭充分的行業,需要企業進行快速反應,目前民營企業更善于做類似的事情。美的作為曾經的家族企業,當時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到底將企業傳給家族里的人還是職業經理人。對于很多家族企業來說,面臨這個問題,如果選擇不好,整個企業就會面臨很嚴峻的問題。
對于美的半年報比較亮眼的成績,方洪波近日也表示,美的的轉型成果目前已從一些具體指標中可以看到。首先財務上面可以看到很大的利潤變化,資產變輕,人員減少,現金流充足。對于美的最根本的戰略調整,方洪波也認為是組織結構的改造。如何實現扁平化,如何實現以用戶為導向,如何實現薪酬結構、團隊結構改造。幾十年工業時代影響下的結構,現在要換血優化改造,還有很長一段路。
大幅裁員下的氣象
作為美的領袖,一直低調示人的方洪波,卻在近段時間不斷高調向人們宣講著美的的發展策略。美的的成績單與方洪波的反差,也讓業界將目光聚焦在方洪波作為領袖的種種思考上。
對于美的利潤增長的原因,方洪波特別強調裁員不是主要因素。據了解,美的幾年內裁員將近一半,但方洪波不想將此舉作為拉高美的利潤的主因。方洪波稱,上半年支出中有60多億元支付給員工,占非常大的比例,中高層收入也與美國接軌??梢砸姷?,美的的盈利并不是依靠控制人工成本,而是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把產品單價、結構做得更好。成本優勢要發揮出來,但不是靠降低人力成本,而是靠效率的提升,讓所有交易更有效率。
不過,美的的大幅裁員,也成為美的近幾年改革中最顯著的標示。據系,2011年前,美的的渠道非常膨脹,面對不斷尋求突破量的目標,每個分公司都會有上百號人。之所以有大量業務員、管理人員,也是因為當時美的需要更好地與經銷商打交道。不過,人員如此膨脹的結果,帶來的問題自然是營銷成本大幅增加。面對這個問題,2012~2013年間,美的開始大幅精簡業務人員。不過,面對當時大幅度的裁員,美的在營銷渠道上便發生一些動蕩。當時很多經銷商看到美的如此大規模地裁員,都以為美的企業自身出現了問題,一部分經銷商便不再做美的的產品銷售,甚至直接轉投到競爭對手處。所以,當2013年美的整個戰略調整到位之后,便將逐步修復銷售網絡立為主要課題,隨著調整一部分經銷商也重回美的。銷售渠道得到修復,產品的出貨能力自然也會變強。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美的四年以來人員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一個就是數量大大精簡。減掉9萬多人企業成本勢必會大幅減少。不過,人員減少并不代表勞動能力下降,今年美的在整個制造工藝引入機器人生態,機器人生產替代工人生產會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當生產效率提高,人力成本下降之后,自然會支持盈利能力,所以從財務表現上來看盈利能力增強了,對此,機器人替代對于美的盈利能力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還不是“技術派”
去年年底,美的一支新廣告亮相,廣告中一名工程師全面向觀眾介紹美的的技術。這支廣告被看成是美的將精力往產品技術方面轉變的象征。在王宏吉看來,美的以前的廣告多以請鞏俐等名人為形象代言人。從去年開始,美的在廣告方面的策略就有了思路上的轉化,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美的內部的變化。美的開始更想重點突出產品技術,不再像以前“狂轟亂炸式”的廣告宣傳。這樣的結果是消費者開始把美的的產品和技術聯系起來。不過王宏吉認為,美的畢竟此前將精力主要放在了組織架構調整,技術方面不是一兩年就能呈現效果的。
方洪波對于美的的技術方面表示,美的最核心的競爭力,是所有產品的研發在家電企業中做的是最垂直和深入的。比如壓縮機、電機都是亞太地區,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很大的投入布局。美的不把精力放在智能連接上,而是放在智能內容上面,家用機器人包含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內容,這些技術都是美的能掌握的。
劉步塵表示,2011年以來,美的產品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人說美的產品不行都是三四年前的印象。2011年下半年,美的啟動了為期兩年的戰略調整,這種戰略調整確定了美的新的發展方向,即精品戰略。過去美的產品為實現更大的銷售量,采取的是人海戰術。美的曾認為,不管產品賣得好不好,大量型號推向市場總會有賣得好的產品。這樣雖然最后量整體看起來上去了,但有大量產品銷售情況不理想。而且雖然產品型號豐富,但部分產品甚至不盈利。雖然這些產品對集團營收增量做出了一定貢獻,但利潤上是沒貢獻的。所以,美的開始對此做減法,把質量不好或銷售好但不盈利的產品統統砍掉,只保留銷量大、利潤好的產品,也就是對產品經營進行了優化。
在產品方面方洪波也介紹,今年底或明年,美的會推出帶有智能內容的家電,不是通過WiFi連接。比如會推出一款空調,直接用語音控制開、關溫度,美的有一個很強大的團隊,掌握核心技術。
對此王宏吉表示,如果想在技術方面做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是否以這家企業的標準作為標準。如果想成為技術領導者但別人不以你的標準為標準時,技術再好也不能稱為領導者。美的現在開始做技術方面的工作,和消費者溝通時也偏向于技術,至少可以說明美的正在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學步海爾?
業界看來,包括企業資源,美的此前將更多費用投向了營銷,現在則在技術積累上投得比較多。但王宏吉看來,技術畢竟是長期工程,所以后續產品或會顯出效果。
美的的改革目前仍在繼續。據了解,美的從今年開始,對所有采購來的原材料,開始進行篩選,以前美的屬于采購多少就用多少,但現在在生產之前是要經過原料的過濾。這是因為美的之前的供應鏈中有很多是美的家族人員所掌握。
在一位業界人士看來,目前美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相對模糊的地帶。比如在智能家居方面,雖然與小米深入合作推出智能空調系列頗受關注,但被不斷放大的這場合作的聲音,卻慢慢使美的本身的智能化策略變得模糊了。
此外,無論是加大對安得物流的投入,還是11億元建開放創新平臺,似乎都有海爾的身影。劉步塵對此表示,目前來看方洪波對于企業變革的理解,很多觀念是借鑒和吸收了海爾集團CEO張瑞敏對于現代公司的理解和認知。
劉步塵認為,這其實也正是方洪波聰明的地方。目前在家電市場的發展中,海爾更像是開荒者,負責在前面趟路,去感受前面是不是有地雷和懸崖。而海爾趟出來的經驗,方洪波便會選擇性的拿來學習。如果將兩家進行對比,美的有一個值得借鑒的模板,就是海爾。海爾成功的模式美的就去吸收,不成功的自然就不會去做。這樣一來也讓美的在一些方面嘗試的風險變得很小。而海爾的風險自然相對就要大很多,因為海爾做的事情,有些連國外企業目前都沒有嘗試過。所以海爾的變革在某種程度上說,成了方洪波借鑒的模板。(來源 中國電子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