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家電刺激政策步入休整期 加強監督檢查
發表時間:2010-08-24 點擊量:650 來源:
今年以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的繼續實施,給國內家電企業的年度產品布局、市場營銷均提供了不錯的推動。當前,兩大家電刺激政策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步入了休整期:一方面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加強對政策實施過程和實際效果的監督檢查,查漏防疏;另一方面家電企業圍繞政策特點在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層面也在謀求新的解決方案和手段。
家電下鄉注重長效
家電下鄉由于實施時間長、區域廣,涉及產品種類多、企業數量大,自從政策頒布實施以來,受到了家電企業的快速響應和積極參與。
特別是在經過了去年的兩次政策擴容之后,下鄉政策已經成為許多企業開拓農村市場的風向標和價值平臺。特別是在一些新型家電的下鄉速度上,由于政策制定部門的快速響應,液晶電視、變頻空調、滾筒洗衣機紛紛借助政策下鄉,彰顯了政策與產品技術升級的緊密配合度。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量與銷售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8倍和2.4倍,達到了3926.8萬臺和838.2億元。其中,大企業仍占據著主要份額。按照這一趨勢,今年全年家電下鄉的銷售和銷售額將會較去年增長2倍、3倍左右,而2011年度的農村整體銷售規模還將會獲得進一步提升。
由于下鄉家電是一年一招標,且每年都會適當增加新技術產品,這無疑在明后兩年內進一步推動家電企業在農村市場的投入力度和推廣速度。同時,未來2—3年,隨著企業重心、市場重心的全面下沉,農村將會成為家電業最大規模的增量市場和新技術產品,而二三級城市也將會逐步取代一級城市成為新技術產品的上市首發地。
以舊換新意在回收
以舊換新試點政策雖然僅在9個省市實施一年,便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關鍵原因還在于其直接面向家電流通渠道商,補貼手續簡單、廢舊家電存量大、補貼金額吸引力大等。
今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結束試點,在全國推廣鋪開后,進一步吸引了眾多家電渠道商、經銷商的青睞和參與,目前全國新增實施省市的換新資格招標已經結束,即將步入新一輪的實施期。而政策首批實施城市也步入了查漏補缺的休整階段。
雖然換新政策實施過程中的“騙補”行為屢禁不止,但這并未影響到國家推動這一政策的決心。不過,由于以舊換新并未明確要求補貼產品的門檻,而一些非節能家電也能享受10%的補貼。同時,這一政策還與明年實施的廢舊家電回收條例形成順利銜接。因此,這一政策對于家電廠家和商家的刺激作用只是短期行為,最終還是要推動我國廢舊家電電子產品的回收、拆解以及再利用產業鏈的建立和發展。
目前,TCL、長虹等家電企業已經介入了家電回收拆解和再利用領域的發展,未來隨著條例的實施,還將會進一步推動家電企業參與或承擔起廢舊家電的回收拆解工作中來。
節能惠民呼吁新品
節能惠民政策,雖然在政策覆蓋面上并不局限家電產品,但首批享受節能補貼資金的正是空調器,且在短短半年內推動了節能空調市場占有率從不足7%向60%快速邁進。
此前,曾有消息稱,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產品有望繼空調后,成為第二批獲得高能效推廣補貼的產品。但隨著節能電機、節能汽車紛紛獲得補貼,而現有的節能家電補貼卻一直未有新增,也引發了社會對于節能惠民政策走向的猜測。
當前,彩電已迎來平板化時代,而平板電視能效標準尚未實施,給節能彩電享受補貼設置了標準上的障礙。而節能冰箱的銷售,由于美的、海爾、美菱幾大巨頭的全力推動,已經步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期,市場占有率極高。而洗衣機的能效標準已實施多年,近年來還面臨著滾筒機對波輪機的市場爭奪,對于補貼政策的需要極高。
從現有節能惠民政策的補貼走向不難看出,除了家電等整機產品,包括像電機這樣的關鍵零部件以及在未來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汽車等產品,均有涉足。這意味著,隨著空調于明年5月底結束現有的補貼政策,今年底彩電、洗衣機兩類產品有望先后獲得國家的節能補貼。而手機、電腦等產品獲得的可能性較小。